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帮助
  • 13856阅读
  • 1回复

古巴版的大跃进:60年代提出“以糖为纲”

级别: 侠客
凤凰卫视4月16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曾子墨:古巴,亚洲之外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美国的鼻子尖底下,坚持了长达五十三年的红色政权,在外界看来,古巴神秘而陌生,对于中国人来说,古巴还多了几分亲切感。
  2006年,菲德尔·卡斯特罗传出身体欠佳的消息,两年后,他将国务委员会主席和革命武装部队总司令两个职务,交予小自己五岁的弟弟劳尔·卡斯特罗,去年,更将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的大权正式移交给了劳尔,随后,古巴相继召开了自古共五大14年之后古共六大,以及自建党91年来的第一次全国会议。
  一系列经济领域的改革政策相继出台,古巴是否将会随着权利的移交而发生变化,古巴的经济是像外界传言的那样举步维艰,还是因为改革而生机勃勃,古巴人的生活是像传闻那般局促、窘迫,还是自得其乐、安逸悠然,请随我们一起走进古巴。
  解说:清晨的哈瓦那,海风和煦,天空碧蓝,在古巴进行采访活动,第一件事,就是要前往新闻中心办理记者证,临近上班时间,我们赶往新闻中心,大厅里的海报首先吸引了我们。
  一进门便是被称作全民英雄的“古巴五人”照片,他们是被美国以间谍罪监禁的古巴特工,里面墙上张贴着五颜六色的海报和漫画,风格各异而主题统一,都是针对美国政府长期实行的,对古巴经济封锁的政策,在所有外国媒体办理证件的必经之路上,这些海报彰显着古巴政府对外宣传的立场。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等待,我们被告知,记者证件可以先行办理,不过采访计划却要再等安排,没想到,这只是我们采访屡屡碰壁的一个开始。
  新的采访尚需等待,我们先去探望老朋友。哈瓦那郊外,一路沿着铁道线前行,两节闲置已久的火车车厢旁,一座大型生活工作厂区出现在眼前。这里是安西糖厂,十年前我们曾来过这里,十年后的今天,古巴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后,一系列精简国有部门冗员的政策出台,曾经是国民经济基础的蔗糖产业,也有大量工厂关停并转,大量产业工人面临下岗,这座国有大型蔗糖厂,近况如何呢?
  尽管十年前,这里已经处于半开工状态,而今日箫条的景象,依旧出乎我们的意料。蔗糖业曾是古巴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全世界四分之一的蔗糖,就出自这片素有“世界糖罐”之称的加勒比海岛屿。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收归国有的蔗糖产业,曾经是体现古巴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缩影,如今厂区中早已不见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破败的车间,废弃的工具,横七竖八散落在厂区里,唯有厂房巨大的体量,还依稀显示着当年的兴盛。
  记者:请问你们都是这个厂里的职工吗?原来。
  厂原职工:是的。也有在铁路上工作的。
  记者:他们在这个厂待了多少年了?
  厂原职工:36年,已经退休了。
  记者:现在这个厂已经倒闭了对吗?
  老汉:是的,好多年前就倒闭了。我已经在这工作43年了。
  记者:那当年这个火车是不是来来回回穿梭很多次啊?每天要运多少甘蔗?
  老汉:一年800万比索的白糖,在铁路上运输,运往马坦萨还有哈瓦那。
  解说:这位老汉今年已是83岁高龄,退休也有23年了,退休前他是蔗糖运输线上的调度员,在他的记忆中,60年代,他们这条铁路的蔗糖运量曾经排在全国第一,当时卡斯特罗政府提出“以糖为纲”,以大跃进的方式集中力量发展糖业,之后长达20年的时间里,古巴依靠出口蔗糖给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换来石油、粮食等物资的进口,以确保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那个年代,国营糖厂中的产业工人,是个十分令人钦羡的职业。
  老汉:那下边原来是我的办公室,这里是业务部,15天领工资,每15天在这领取工资,大家在这排队,然后每15天,有的是15天领一次,有的是一个月领一次。
  记者:他当年的工资是多少?
  老汉:革命前很少,革命后涨了一点,工龄增加了嘛。
  记者:涨到多少?
  老汉:半个月170、180比索。
  解说:1986年,老汉还曾因为出色的工作而被奖励去苏联休假和交流,回来不久,厂里又奖励了一辆蓝色的拉达小轿车给他,时隔20多年之后的今天,老汉回忆起往事,依旧难掩内心的激动。
  老汉:我的故事很多很多,从小就有很多,我是穷人家的孩子,但我爱岗敬业、不断奋斗。我失去了很多,但我还在这里,还活着,这就是生活。我爱这里就像爱我的儿子一样,我在这里呆了大半辈子,我说的都是实话,我从不说谎。你可以去打听,工人们都很爱戴我,这就是生活。
  解说:90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古巴糖的出口遭受重创,加之国际糖价一路走低,古巴的国民经济基础直接被撼动,政府不得不寻找改变经济结构的出路。2002年,卡斯特罗决定关闭当时156家糖厂中的一半,将近10万的制糖业工人陆续下岗,八年后的2010年,政府进一步决定,半年内裁减50万国有冗员,对于那些一辈子以厂为家的糖业工人而言,即便糖厂的关停并转早已成定局,改变传统的观念和生存方式,却仍是难上加难。
  记者:这个厂当年有多少工人?
  老汉:两千人。
  记者:现在这两千人都在做什么呢?他现在在做什么?
  老汉:卖香烟,挣得很少,只有250古巴比索,我一辈子都在战斗。我入党已经48年了,48年了,古巴共产党,现在日子不多啦。
  解说:随着制糖业的式微,古巴政府去年决定撤销从开国之初即设立的糖业部,取而代之成立一个制糖企业集团,并继续缩减制糖厂的数量,同时免费为下岗的国有职工,提供带薪的再就业培训。在早已停产的工厂厂区,如何才能焕发新的生机,也许人们还在等待国家替他们做出选择。新一代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在古共六大上这样说,精简国有部门冗员的调整,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停顿。
  早晨八点,位于哈瓦那总统大道附近的Punto-G餐厅,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去年4月古共六大召开后,古巴当局在裁减国有冗员的同时,也放宽了对个体经济的政策限制,哈瓦那街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许多崭新的门脸和招牌。Punto-G餐厅正是其中之一。老板阿尔曼多是个头脑活份的年轻人,几年前曾经到中国留学打工,古巴放宽个体经济的政策一出,他立刻行动起来。
级别: 侠客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6-02
阿尔曼多(餐厅老板):最初我的想法是开一家咖啡店,只卖一些简单的餐饮和快餐,后来我和Eduardo谈起,关于拓展经营的想法,我俩一拍即合,他便入股了,而且他和我的投资一样多,于是我们便开始经营正餐,比如有肉、海鲜、鸡等等。
  解说:这间小小的餐厅不足50平米,外面紧凑地摆着五张简洁风格的铁艺餐桌椅,里面是独立的洗手间和后厨。
  餐厅用房是老板阿尔曼多向母亲租借的,临街的房间用来经营的,而里间留给母亲和外婆居住。
  阿尔曼多:这个餐馆还是租借我母亲的房子,把门脸用作餐厅经营,以前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这是经过我们改造装修之后才变成了现在这个小餐厅的模样,装修我花了4000多比索。
  解说:4000比索相当于一个普通古巴人八个月不吃不喝的收入总和,自然不是一笔小数目,开间小餐厅所必需的门脸房和启动资金,对于普通人而言是个不低的门槛,但依旧挡不住个体户数量的激增。根据古巴官方统计,2011年3月底,新增的个体户执照累计为18万张,一个月后,增加到22万,四个月后增加到24万,在古巴,对个体经济的政策,经历过几次起伏。
  1968年3月,古巴发动革命攻势,接管了几乎所有的私人中小企业,手工业作坊和商店,消灭了城市中的私有制,1980年,由于长期实行凭本供应,既增加政府负担,同实也严重挫伤生产积极性,政府决定恢复农民自由市场,允许农民在完成交售任务后,出售自己的剩余产品,不过六年后,一场纠偏进程将自由市场取消。
  1990年代初,苏东剧变,古巴的经济濒临崩溃,政府再度将自由市场等个体经营合法化,几年之后,又被老卡斯特罗叫停,对于市场经济的态度,古巴政府一贯保持谨慎,老卡斯特罗曾在古共五大报告中说,古巴可以利用某些市场形式,但不能服从于市场的盲目规律。
  古巴其他领导人也多次表示,古巴不打算实行市场经济,上层的态度自然影响到民间,一面是裁减国有部门冗员遭遇巨大压力,一面是从事个体经营的人受到偏见。
  阿尔曼多:目前,人们对于我们这些做个体经营的人,仍存有一种错误的观念,他们认为这种行为不是社会主义,也根本不符合国家的体制,或者干脆觉得这个就是资本主义,其实我们的现任总统劳尔·卡斯特罗也称,现在人们的观念需要转变,就如同邓小平所说的,我们必须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但空气进来了,蚊子也跟着来了,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和蚊子相处,然后再慢慢地把它们消灭掉。
  解说:劳尔·卡斯特罗一直被外界视为古巴经济领域的革新派代表人物,早年在哈瓦那大学读书时,他所学专业就是经济,苏联解体后,劳尔曾大胆地在国内进行过几次小范围的市场经济改革,他也曾两度到中国,深入观察中国的经济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变化深深触动了劳尔,他也在思考是否借鉴和如何借鉴中国的改革模式,去年召开的古共六大,劳尔当选古共第一书记,全面确立了他在古巴共产党、政府和军队中一把手的地位,他有一句著名的言论,大豆和大炮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他认为,古巴当前的要务,是满足人民的基本需要,在古共六大,以及随后的部长会议扩大会议中,经济领域的革新政策渐次深入,例如针对个体经济部分,允许雇工的项目从83项扩大到全部178项,个体餐馆营业规模从不能超过20个座位,放开到50个座位等等。这些消息在阿尔曼多看来都是利好消息,他也因此而干劲十足。
  阿尔曼多:如今我干个体,这和在国营单位干,有很大的不同,我觉得不同在于干个体谋求的是个人的收益,一个人为了兴趣会努力工作,但一个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工作会加倍的努力。
  解说:上午九点,哈瓦那下起了雨,阿尔曼多开上妈妈那辆1975年的产的老式拉达车,和合伙人一起去附近的菜市场,为餐馆一天的营业采购食材,虽然只是小本生意,但日常的忙碌令两个年轻人感到充实而快乐。
  阿尔曼多:你好,这是来自中国的电视台,香蕉,番石榴。
  记者:全部都在这买吗?
  阿尔曼多:对,都在这买。
  解说:在哈瓦那这家普通的菜市场中,胡萝卜10比索一磅,西红柿15比索一磅,南瓜5比索一磅。疏果种类丰富,并没有见到外界传闻中物资匮乏的情景,不过对于月收入平均在400比索的普通古巴家庭而言,价格不菲。就在此时,一个意外出现了,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菜市场管理人员,禁止我们继续拍摄下去,尽管我们出示了古巴新闻部门签发的外国媒体记者证,并且一再向他说明我们的意图,阿尔曼多也极力帮我们游说,管理员依旧不由分说,把我们从市场中赶了出来。后来我们才逐渐深刻地体会到,在古巴进行采访拍摄,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阿尔曼多也无奈地开玩笑说,这就是古巴。
  从菜市场出来,阿尔曼多还要到一间使用CUC的大型超市里采买饮料和酒水,路上,阿尔曼多花了很大力气,向我们解释什么是CUC。这对于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人而言,的确有点复杂。古巴现行两套货币体系,国家货币单位是古巴比索CUP,俗称土比,而CUC是外汇券,俗称红比,CUC兑美元的牌价是1:1,兑特比索是1:24。外国人在古巴无论买什么都要使用CUC,这让我们想起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外汇券,而与中国不同的是,这种外汇券在古巴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是普遍存在甚至是必不可少的。
  劳尔执政以来,放开了本国国民持CUC消费的限制,此时,阿尔曼多要去买酒水饮料的超市里,只能使用CUC。超市门口,因为一个同样的理由,没有接到上级部门的通知,我们希望跟随阿尔曼多进入超市拍摄的要求,也没能得到允许。摄影机只有留在外面等候。
  超市里一如世界各地的超级市场,宽敞明亮,一排排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商品,仔细看,能够发现,来自法国的牛奶,德国的饼干,加拿大的洗衣粉,当然也少不了中国的牙刷、拖鞋等等,生活必需品应有尽有,数量充足,只是品种单一,一层货架上摆的满满的洗衣粉,竟全部都只是一个品牌,一种规格。不一会儿,阿尔曼多他们买好东西出来了。
  记者:都买什么了?
  阿尔曼多:买了矿泉水和朗姆酒。
  记者:多少钱一瓶矿泉水?
  阿尔曼多:矿泉水四毛五。
  解说:他俩告诉我们,选择在这里购买酒水,原因是定价全国统一,而酒水质量有所保障,我问是否有美国的可口可乐卖,阿尔曼多说当然,不过产地不是美国。
  阿尔曼多:没有一瓶可口可乐是在美国产的,在中国、在墨西哥或在巴拿马产,但没有在美国产的。
  解说:餐馆里,店员们已经迎来了第一拨客人,因为餐馆的地理位置不错,位于哈瓦那比较富裕的街区,客源以在哈瓦那常驻的外国人为主,回头客很多,所以一天中几乎是生意不断,阿尔曼多一共雇佣了8名员工,分两班交替工作。当我们问起一天的营业额流水大约有多少时,聪明的阿尔曼多打起了马虎眼。
  阿尔曼多:餐馆有进帐,这是肯定的,有盈利之后,我又会把这些钱重新投资到餐馆里,所以我也很难说清楚。到底成本和收益分别有多少,但每天都会有进帐,这是肯定的。
  解说:以零售价采购食材,在使用外汇券的超市里购买高价酒水,对于阿尔曼多的小本生意而言,显然有些不计成本,阿尔曼多的餐厅人均消费在10CUC上下,这在哈瓦那已属于中上水平,虽然客源不断,但原材料的成本降不下来,阿尔曼多的利润并不大。
  阿尔曼多:情况是不一样的,我们个体户是不能直接同国有公司做生意的,而且国有公司享受巨大的优惠。比如,银行信贷、分期付款,享受批发价格等等,而我们个人则是完全无法享受的,银行信贷并不是单纯的找银行借钱。举个例子来说,一家国有公司要买50箱啤酒,就可以用他的银行信用去赊帐,并不用立即付款,等卖了之后再还上这笔钱再买新的产品,他就不需要用现金去零售商那里买,要不然销售价格就会更高的,可是只有国营单位才能这么做,我们个体户是没有办法享受这样的优惠条件的。
  解说:阿尔曼多和合伙人每人投资6000比索,除了装修费用,余下用来经营的资金捉襟见肘。古共六大后,面对个体户数量的激增,政府正在考虑为个体户开设批发市场,另外从去年从11月24日开始,银行可以为个体户提供贷款服务。尽管对现状还有很多不满,但阿尔曼多雄心勃勃,他已经开始着手第二家庭餐馆的筹建。
  阿尔曼多:因为周边的这些邻居,很不理解我们的做法,也仍不能接受个体户,甚至写信给政府,警察告我们,说我们是在这里非法改建,但我们问心无愧。
  解说:阿尔曼多大胆憧憬着未来自己将拥有十家餐厅的美好情景,根据古巴官方统计,目前个体户的个人收入,已超过国有部门工作人员的收入,但多数从国有部门下岗的人,还并不情愿干个体。在蔗糖运输线上工作了一辈子的老汉,热情地邀请我们到他家里做客。
  记者:他的夫人和女儿。
  老汉:结婚60多年了。
  记者:这算什么婚?金婚都过了。50年是金婚。
  老汉:我在那个公司干了43年,当了15年至20年的主任,那时除了工资以外的钱,我从来不碰的,现在说这个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了。
  记者:生活开心吗?
  老汉:开心啊。你们来采访我,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
  记者:你有没有什么现在最大的愿望,比如说这个厂重新开工,或者是说突然有个很好的事情等待着自己。
  老汉:希望如此啊。如果厂子重新开工,我会重新开始工作的。
  解说:回忆过去时光的美好,是老人们特有的享受,而对未来的选择,是年轻人们的特权,改革大幕渐次拉开,未来的古巴不知将给年轻人留下多少选择的机会。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