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帮助
  • 11747阅读
  • 9回复

美国引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级别: 侠客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主要事件的关联性

一、1929年,美国股市突然崩盘,史称“黑色星期二”。由于美国在1894年工业生产总值成为世界第一,这个灾难的影响就相当大。

二、1930年,美国爆发严重经济危机,很快传播到世界各地。危机关头美国政府强行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大规模提高关税。这一法案立即遭到33个主要工业国家的抗议,各个国家抗议无效转为关税报复,从而引发全球关税大战,让世界经济进入更严重的大萧条。

三、1931年,美国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严重影响德国,德国由于《凡尔赛条约》失去经济缓冲的部分国土和殖民地,还要交付大量战争赔款,德国濒临破产,仅柏林每天就有60多人自杀,这还不包括冻死和饿死的。德国决定宣布停止执行《凡尔赛条约》规定的赔款,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禁止黄金交易和输出。

四、1932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整个国民收入从1927年的244亿卢布增加到1932年455亿卢布,增长了68%,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世界主要工业国家进入经济灾难期,但是推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苏联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不大,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

五、1933年,美国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对世界带来的灾难,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让处于水深火热的德国人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一种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就是国家社会主义,德国人民选举希特勒上台。

六,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才利用这个战争机会从经济危机的泥沼中爬出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拯救了美国经济。

级别: 侠客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4-11
贪婪的美国人,把整个国家染成黑色。

1929年10月21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市即遭大笔抛售,全天抛售量高达600多万股,以致股市行情自动记录器到收盘1小时40分后才记录完最后一笔交易。

1929年10月23日,形势继续恶化。
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这一天是股市灾难的开始,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早晨刚刚开市,股价就如决堤之水轰然下泄,人们纷纷脱手股票,全天换手1289.5万股。纽约数家主要银行迅速组成“救市基金”,纽约证券交易所总裁理查德·韦尼亲自购入股票,希望力挽狂澜。但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929年10月25日,黑色星期五。胡佛总统发表文告说:“美国的基本企业,即商品的生产与分配,是立足于健全和繁荣的基础之上的”,力图以此刺激新一轮投资。然而,过了一个周末,一切挽救股市的努力都白费了。
1929年10月28日,黑色星期一。当天,道琼斯指数狂泻38.33点,日跌幅达13%,这一天,已经没有人再出面救市。
1929年10月29日,黑色星期二。最黑暗的一天到来了。早晨10点钟,纽约证券交易所刚刚开市,猛烈的抛单就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人人都在不计价格地抛售,经纪人被团团围住,交易大厅一片混乱。道·琼斯指数一泻千里,至此,股价指数已从最高点386点跌至298点,跌幅达22%,当天收市,股市创造了1641万股成交的历史最高纪录。一名交易员将这一天形容为纽约交易所112年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这就是史上臭名昭著的“黑色星期二”。
1929年11月,股市跌势不止,滑至198点,跌幅高达48%。
1930年4月,股市凭借残存的一丝牛气,道琼斯指数重新登上297点,此后又急转直下。
1932年7月,股市连续出现了6次暴跌,道琼斯指数跌至40.56点,最大跌幅90%。
道琼斯指数直到1954年才回到了1929年的最高水平。

美国这场股灾开始,人们疯狂到银行取钱,造成银行倒闭10500家,占总数的49%。

数以千计的人跳楼自杀。实体经济方面,到193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由2036亿美元降至1415亿美元,降幅30%,企业倒闭85600家,工业生产降幅55.6%,进出口减少77.6%,失业率达到25%,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人失业整个纽约证券交易所行情牌上的股票价格,只等于之前的l1%,投资者的损失达740亿,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部战争费用的3倍。


美国拖累全球经济进入大萧条时期。世界国际贸易从1929年的686亿美元下降到1930年的556亿美元、1931年的397亿美元、1932年的269亿美元和1933年的242亿美元。

级别: 侠客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8-04-12
愚蠢的美国总统强行执行《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把祸水泼向全世界。

【时间】1930年
【决策人】美国总统胡佛
【失误简述】
1930年,由于美国认为外国的工资和制造成本低,美国制造商无法成功地与外国制造商竞争,因此建立了史无前例的贸易壁垒。“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案”试图以高关税壁垒保护美国市场,使之免于外国竞争。结果是灾难性的:贸易伙伴随即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以限制外国进口来保护本国市场,使美国的进口额和出口额都骤降50%以上,世界贸易额下降了70%,几千万人失业,加剧了大萧条状态,胡佛总统也因此连任失败。

【事件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然后,又一场经济危机发生了,为保护国内市场,各国相继开征起新关税,并实行进口配额等非关税壁垒。
20世纪20年代,美国农业表面上十分繁荣,各种农产品产量大幅提升,但产量提升所伴随的却是价格下跌。好的收成却换不来收入的提高,这让美国农民怨气冲天。他们认为,外国农产品之所以能够冲击本国农产品,完全是过低的关税造成的,因此,提高农产品关税是拯救美国农业的灵丹妙药。
对政府来说,农业的萧条也产生了很大的政治压力。1921年5月,政府召开特别会议,通过紧急关税法,对小麦、玉米、肉类、羊毛、食糖等农产品的进口课以高关税。
1922年9月19日,国会又通过了《福德尼一麦坎伯关税法》,恢复了1909年的高额关税和早期一些关税,例如恢复对钢铁的关税,提高纺织品的进口税,许多部门受到高关税的保护。
1927年,战后首次世界经济会议在日内瓦召开,这时的美国是仅次于西班牙的世界第二高关税国。本来这样的高关税政策已经引来了国际社会的不满,可是美国人还不停手。
1928年,美国大选,这种错误的政策继续蔓延。当时,民主、共和两党为议席争得十分激烈,双方政客都刻意利用关税这个似是而非的话题挑起争论,并借机挖对方支持者墙脚,其导致的最直接结果是: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提高农产品关税能够改善农业现状。
1928年,共和党人胡佛通过对农民信誓旦旦的许诺赢得大选,于1929年5月成功入主白宫。
这时候,胡佛看到经济危机已经开始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感到有必要敦促国会专门商讨关税问题,尽快拿出应对危机的对策。威斯康星州共和党众议员、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霍利便积极行动,花了43个白天和5个夜晚走访农场主和工商业者,搜集了厚达11000页的证词,并在此基础上拿出了一个方案。

【事件经过】
霍利的方案建议增加845种商品(主要是农产品)关税,并减少85种商品(主要是工业品)关税。在霍利的大力推动下,就在胡佛正式入主白宫当月,这项提案以高票在众议院通过。
方案在众议院通过后,按程序还要在参议院表决。1930年3月,在参议院金融委员会主席、犹他州共和党参议员斯穆特的主持下,提案以44票赞成,42票反对,勉强多数通过。这项法案在原本已经大幅度提高了关税的1922年关税法基础上又提高了890种商品关税。
霍利极力推动这一法案,其初衷是单纯提高农业品的关税,对工业品的关税不作改变。对此,工业州的议员、政客们惊恐不已,唯恐提税的好处都让农业州抢了去,便鼓动州内财团和院外活动人士加紧游说,希望增加工业品的关税,以刺激就业。
结果,几乎所有产品的关税都得到大幅提升,一个被认为是愚蠢且可怕的法案——《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出炉了。该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
该法案如此有悖常理,所以其一被披露,就遭到了许多有识之士的强烈反对。数十名经济学家联名上书胡佛总统,呼吁否决《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认为这个法案不仅是以邻为壑的不公平竞争,而且必将作茧自缚。当时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债权国,自由贸易对美国最为有利,如果外国因为美国的关税壁垒而卖不出东西,怎么可能有钱还美国的债?
许多有见识的企业家也加入到反对者行列。汽车业大亨亨利·福特将这项法案称为“经济胡闹”,在白宫,他用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劝说胡佛否决法案。然而1930年6月,被经济危机弄得晕头转向的胡佛不顾众人的强烈反对,一意孤行地签署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
这个被称为“20世纪美国国会所通过最愚蠢的法案”,在经济萧条席卷美国、进而影响全球的关键时刻大幅度提高关税,最终不仅导致各国之间的关税大战,让经济危机周期大大延长,也大大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民族主义,使本已动荡的国际局势更加动荡。
本来,当时的国际联盟就主张各国停止关税壁垒战,还提出了一项关税停战协议以保护国际贸易,《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一出台,在全球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各国政府最初的反应是抗议,至当年9月,多达23国的抗议信雪片般飞进白宫,而美国政府却对这些抗议嗤之以鼻,不为所动,将这一切当成了自己的胜利。其实,提高关税对进出口的直接影响并不太大,关键是其中释放的以邻为壑的态度让各国无法接受。
贸易战的严重后果是,各国见美国提高关税,开始采取报复措施。加拿大——这个素来恭敬的伙伴首先打响了报复的第一枪,这让美国人着实没想到。其实早在胡佛总统签署法案前1个月的1930年5月,加拿大即通过法案,将美国输往加拿大的16大类产品关税提高30%,见此举不痛不痒,加拿大政府一面层层加码,一面乞求英联邦步调一致。
对外贸易是英国经济的重要命脉,竖起关税壁垒无异于断了英国的生路,因此对于加拿大的求助,其立即作出了积极响应,动员整个英联邦跟美国打关税战,还把法国也拖下水。与此同时,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国,如今也被经济危机弄得社会动荡不已的国家——也加入到报复行列,关税报复措施最终导致德国进口总值下跌61%。
此例一开,世界范围的贸易壁垒战开始了。据统计,世界国际贸易从1929年的686亿美元下降到1930年的556亿美元、1931年的397亿美元、1932年的269亿美元和1933年的242亿美元。不仅是贸易战,从20年代末开始,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使本币贬值,贸易战也升级为货币战。
所谓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决定。1879年,美、英等国开始采用金本位制,此后各主要工业化国家纷纷效仿。
要确保金本位,首先需要各国有足够的黄金储备,并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免别人拿来钱却换不到黄金;其次,由于黄金是国际货币,各国都必须保证黄金的自由流通。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各国几乎同时宣布暂停金本位制,停止黄金和本币以及本币和外币的兑换,在战争中为维持军费大发纸币。贵金属也成为从国外购买补给的基本资源,为满足发动战争机器的需要,各国相继立法禁止黄金输出。这样一来,金本位制实际上遭到了破坏。
1928年,美联储宣布终止给外国的长期贷款打开了货币战争的闸门。从1929年底开始,阿根廷、智利、巴拉圭、委内瑞拉、秘鲁等国货币相继贬值,匈牙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农业国也相继跟进,虽然英国、德国仍然坚持金本位,但也明显感到力不从心,金融濒临绝境。
1931年7月,德国政府宣布停止偿付外债,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禁止黄金交易和输出,这标志着德国的金汇兑本位制从此结束。
拉丁美洲、东欧等地区相继宣布货币贬值,给英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1931年9月,英国也宣布放弃金本位,实行黄金出口限制,允许货币贬值。接着印度、埃及、马来西亚等以英镑为基础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也宣布放弃金本位。
这标志着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金本位制的解体,也带来了第二波贬值潮。到1932年初,已有24个国家为对抗经济和他国的关税壁垒,宣布放弃金本位,任货币贬值。
1933年春,严重的货币信用危机刮回美国,5月,美元贬值4l%。英、美两个金融大国货币先后贬值,无疑是最强烈的货币战信号,这使得比利时、瑞士、荷兰、意大利等仍坚持金本位的西欧国家陷入严重的通货紧缩,黄金外流,出口竞争力大跌,最终这些国家也不得不在1936年加入货币战。原先指望通过扩大贸易来恢复全球经济的幻想彻底破灭了,世界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
1936年,虽然法国、美国和英国签订了一份三方协定,承诺克制货币贬值,共建国际货币体系,暂时结束了货币战。可是好景不长,随着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国际经济体系发生根本性变化,重回金本位已然不切实际。各国不得不接受新霸主——美国主导金融世界的事实。1944年7月,战争大局已定之时,各国达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这场货币战争至此尘埃落定。

【事件影响】
胡佛担任总统4年,大萧条占了3年半。除了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胡佛大坝,胡佛的名字和“大萧条”三个字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对于自己的执政理念,胡佛使用了“粗犷的个人主义”这一短语来形容,他认为,“经济伤口必须通过经济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自己的活动来愈合,政府应该做的事是鼓励个体、企业和政府的自愿合作”。在危机初期,胡佛坚持他的思想,但当危机逐渐变得不可控制的时候,他又仓促间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结果是落得两头不讨好。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都把他当做大萧条的头号责任者。
即使胡佛在4年任期结束后,他的名字依然总是和艰难、痛苦的记忆联系在一起:躺在纽约中央公园长椅上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们,把他们盖在身上的报纸称作胡佛毯;因为买不起汽油,用骡马拉着走的破汽车被命名为胡佛车;男人们把裤子口袋翻出来抖抖,以示囊中羞涩的动作被诙谐地自嘲为挥动胡佛旗;城市郊区的棚户区被称作胡佛村;用来打牙祭的野兔被叫做胡佛猪……
胡佛没有意识到,在他上台的时候,美国将迎来一个从经济高速发展的高峰而跌入低谷的转折。
在当选美国总统后,胡佛曾经胸有成竹地宣称,贫穷将不会在美国存在,“我们尚未达到目标,但我们有机会沿袭过去八年来的政策继续向前,在上帝的帮助下,我们很快就会看到,把贫穷从这个国家驱逐出去的日子就在前头”。
胡佛没有想到的是,在《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颁布之后,美国就失去了上帝的庇护。



美国历史上,有的政治人物会被后人推上神坛,有的会被后人打入地狱,只有极少的政治人物以成为民间笑话的方式名留史册——1929年上任的第31任美国总统胡佛就是其中的一个。
在他4年任期中,有3年半是在大萧条中度过的。在他4年任期结束以后,再被人提起的时候,他的名字总是被不幸地和艰难、痛苦的记忆联系在一起。
躺在纽约中央公园长椅上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们把他们盖在身上的报纸称作“胡佛毯”;因为买不起汽油,用骡马拉着走的破汽车被命名为“胡佛车”;男人们把裤子口袋翻出来抖抖,以示囊中羞涩的动作被诙谐地自嘲为挥动“胡佛旗”;城市郊区的棚户区被称作“胡佛村”;用来打牙祭的野兔被叫做“胡佛猪”。
每一个政客都试图和胡佛划清界限,胡佛成了大萧条的替罪羊。较为主流的说法是胡佛的反危机措施“死板而教条”,在缓解大萧条方面没有什么作为,错过了最宝贵的时间。

信奉凯恩斯主义的人们相信,假如胡佛在其任期内就开始罗斯福式的新政,那么大萧条就不会持续那么长时间。崇尚古典自由主义学说的人们相信,假如胡佛什么也别做,市场自然会自动修复,大萧条也许根本不会发生。
胡佛的悲哀是在一些具体的决策上,无论左派还是右派,无论是政客还是学者,无论是富翁还是贫民,都给出了惊人一致的评价——愚蠢。比如签署《斯穆特-霍利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
这项法案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深陷危机泥沼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法案虽然以两位议员名义命名,但这笔坏账毫无疑义地被记在了胡佛的头上。


1930年6月16日的《纽约时报》用一个长长的标题来表达他们的严谨态度:“胡佛说他将签署关税法案,并对授权纠正错误、结束外国抗议的变通条款大加赞颂。”文章说:“总统的声明没有对即将生效的法案是好是坏发表意见。尽管总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在目前的体制下,没有一项制定或者将要制定的关税法案会是完美的。最后,总统说实际上我们拥有了一条纠正关税不公正行为的高效而科学的路径。从他坚定的语气中可以断言,总统打算在必要的时候、在被赋予更大权力的关税委员会的允许范围内亲自修改法案。”
当一个法案将要被通过的时候,被着重强调的是对这个法案的纠正措施有多么重要。这种逻辑上的滑稽反映的其实是法案出台时复杂的背景。究竟是什么原因,令这个被称为“蠢猪般的法案”能够通过国会的投票和总统的最终签署呢?


实际上,《斯穆特-霍利法案》并不是因经济危机的到来而设计出的应对措施。一战结束后,为保护国内市场,各国相继开征起新关税。美国的农场主们认为农业遭受的打击最大,因此一直吵闹着要求提高农业关税。为了竞选,从民主党占优势的农村获取更多的选票,在1928年竞选期间,胡佛答应要提高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大选中共和党人胡佛靠这项承诺赢得了不少本应属于民主党的选票,最终于1929年5月成功入主白宫。信守诺言的胡佛打算兑现他的承诺。
《纽约时报》的文章说:“总统认为,根据1928年堪萨斯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所制定的施政纲领,共和党政府及联邦议会修正关税的做法是正确的。”经济危机的到来似乎正好是瞌睡时的枕头。当然,如果胡佛意识到大萧条将持续如此长的时间,而不是他自己预料的顶多半年,他就不会签署这个法案了。

级别: 侠客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8-04-13
美国政府继续把美国人民打入地狱!!!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来是一个笑话。

1933年3月3日,国际和国内的挤兑风潮竟然将美联储纽约银行的黄金储备洗劫一空。美国的中央银行体系就将破产!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破产,因为美联储纽约银行是一家私营公司,并非政府部门。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上台的当天,就是立刻关闭全国的银行体系,放假10天。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整个经济体在10天之内,完全处于没有银行和货币的状态之下。

1933年3月11日,罗斯福下达行政命令,以稳定经济为名,停止银行的黄金兑换。

1933年4月5日,又下令美国公民必须上缴他们所有的黄金,政府以20.67美元的价格强制收购。任何私藏黄金的美国人,将被重判10年监禁和25万美元的罚款。

1934年1月又通过了《黄金储备法案》,美元大幅贬值到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但美国公民无权兑换黄金。几个月前美国人刚刚上缴了黄金,拿到手上的美元纸币还没捂热就贬值大半。

1939年,美国靠股灾引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终于把美国经济从泥沼中拖了出来。


1975年1月2日,是黄金历史上划时代的一天。经过40多年的漫长岁月,美国政府终于宣布黄金解禁,从此美国人可以合法地持有黄金了。

级别: 侠客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8-04-13
德国濒临破产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经济逐渐恢复,1927年工业生产已经恢复并超过了一战前的水平,1929年工业生产出现对英法的压倒优势,生铁产量达1320万吨,钢达1600万吨,而英国为980万吨。化学工业产量比英国多1.5倍,比法国多2倍多。电机工业方面占绝对优势,1925年时超过英国2倍,超过法国4.5倍。

国际贸易方面,德国又上升到极为重要的地位,占世界第三位,仅次于英,美(美国已经是经济第一强国,英国在当时有广阔的殖民地,而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在一战后几乎全部丧失)。一战中,德国有200万人死于战争,150万人致残,100万人死于饥饿,瘟疫,经济濒于崩溃,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工人实际工资减少,再加上1320亿马克的巨额的战争赔款,德国彻底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在一战后的短短十年内德国的经济又创造了发展的奇迹,十年内就达到了压倒英法的绝对优势,确实令人难以置信。并且,美国再造论只是局限在从外部原因的角度,而德国经济恢复发展的内部情况才是关键,尤其是德国经济在一战后的内部结构。

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给德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据统计 , 经济大危机使德国从1010亿跌落到 650亿马克 , 也即下降 35%, 国民收入从 712亿跌落到 410亿马 克 , 降低 43%。 1932年 , 失业人数上升到最高峰 , 达到 800万 , 每个德国家庭至少有一人失业。
级别: 侠客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8-04-13
希特勒上台

1920年,希特勒把一个小党德国工人党更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党)。其影响一步步扩大,终于通过完全民主的选举在1932年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希特勒借助该党的力量,于1933年1月30日被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为德国总理,开始在德国建立军国主义。

第一、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历史传统是希特勒上台的历史根源。
虽然德国和英法等国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我们知道历史上它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是不同的。英法是通过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所以封建残余保留的较少,具有良好的资产阶级民主传统,因此尽管当时面临世界经济危机时法西斯主义也曾喧嚣一时,但却没有能够上台。
而德国则是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统一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因此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军事封建主义的影响根深蒂固。尽管后来经过11月革命推翻了旧的封建王朝统治,但1919年建立的魏玛共和国并没有彻底摧毁旧制度的根基,旧的国家机器几乎被全部保留下来。所以旧官僚、旧军官等继续控制权利。
由于军国主义传统,军队在国家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一些军国主义者要求建立强有力的政府。由于长期的专制统治和专制文化的影响,在很多群众思想中,对民主自由轻视,而对专制却很渴望,盲目崇拜权威。很容易接受希特勒的反共和制的宣传。

第二、经济危机是希特勒上台的客观条件。
在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中,受打击最严重的就是德国。因为它的经济没有缓冲的余地,它失去了所有海外殖民地、势力范围和海外投资;除了庞大的国外债务,另外交付大量的战争赔款。这个时候的德国人民处于饥寒交迫之中。许多人对这个世界绝望了,仅柏林每天就有60多人自杀,这还不包括冻死和饿死的。
德国政府对外宣布停止赔款,对内把纳税额提高了几十亿马克,而且还大量削减工资、救济金和养老金。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对政府的不满逐渐爆发出来。全德国都爆发了暴风雨般的罢工和失业者的示威游行,国内的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人民特别是小资产阶级对魏玛共和国已经彻底失望,他们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出路;德国统治阶级对面对危机无能为力的政府政府也日益不满,他们希望能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这次经济危机给希特勒及其纳粹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希特勒抓住了这一机遇,掀起了纳粹运动的第二次高潮,纳粹党的影响迅速扩大。从1929年开始,经过了缓慢发展阶段的纳粹党进入了飞速发展和夺取政权阶段。纳粹运动之兴起和发展,主要是利用了经济危机带来的社会动荡,利用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是经济危机为法西斯力量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第三、希特勒迎合德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进行了蛊惑人心的宣传,骗取了人民的支持。这是希特勒上台的重要原因。
在20世纪初,德国盛行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两股潮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强加给德国《凡尔赛和约》,使德国失去土地的1/8、人口的1/10、铁矿3/4、煤1/3,以及所有的海外投资和殖民地,还有巨额的战争赔款。当时的德国外长因不敢签字愤而辞职。和约不仅给德国人民带来了奇灾大难,也使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损伤,使德国从上到下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由于十月革命和德国11月革命的影响,下层群众对社会主义的渴望也十分强烈。
希特勒就利用了人民群众的这种情绪,在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上大做文章。纳粹党的名字中二者都有,党的纲领中也包含了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内容,它在宣传上也是如此。他在宣传中以全民族利益的代表者出现,宣扬雅利安民族至高无上,高叫要复兴德国;向工人许诺要实行民族社会主义,消除失业;向农民保证给予土地,向军国主义者保证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
纳粹党在宣传上倾尽了全力,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希特勒组织了数千名宣传员和大批学生深入城市和农村,到最基层进行大肆宣传。在1932年的选举中纳彩的宣传活动也达到了高潮,他们在大小城市张贴了100万张彩色招贴画,散发800万本小册子和1200万份党报特刊,一天之内在各地举行3000次大会。而且在选举中充分利用了当时的先进科技,电影、唱片、高音喇叭和宣传车。希特勒还租了一架飞机在全国各地奔波讲演,有时一天讲演竟达49次。整个德国都被纳粹党搅动了。被危机推入绝境的下层民众,感到终于看到了希望,纷纷涌向纳粹党。

第四、在德国未能建立起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也是希特勒得以上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德国,唯一可以阻止希特勒上台的社会力量是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广大革命群众。作为德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德国共产党为反对法西斯上台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同时也积极进行了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努力。德共的主要联合的对象就是社会民主党。德国的社会民主党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大党,德国工人阶级的很大一部分都在它的影响之下。如果社共两党联合,力量将超过法西斯的力量。
1932年3-4月的总统选举中,德共建议与社会民主党共同提候选人来阻止法西斯上台,但被拒绝,社会民主党自己也不提。这时共有4个候选人:兴登堡(现任总统,军国主义分子)、希特勒、台尔曼(共产党)、杜施特堡(民族党)。共产党的选举口号是:“选举兴登堡就是选举希特勒,选举希特勒就是选举战争”。社民党的口号是:“选举兴登堡就是打击希特勒”,其根据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结果兴登堡当选,其后果被共产党不幸言中。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为德国总理,希特勒上台的第二天,德共向社民党呼吁立即举行全国的总罢工,来打倒希特勒(有先例,1920年卡普暴动,工人的罢工挽救了共和国),但社会民主党以希特勒上台没有违反宪法为理由给予拒绝。结果,由于他们一再拒绝德共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要求,工人阶级被分裂了,没有力量打退反动派的进攻。德国的工人阶级最终也没能走到一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希特勒上台了。

第五、垄断资产阶级的大力扶植,是希特勒上台的根本原因。
纳粹党在争取下层群众支持的同时,十分注意同统治阶级勾结。由于纳粹党进行社会主义宣传,垄断资产阶级一开始对它有所戒备。但希特勒积极努力,多次与经济界的重要人物进行会谈,他保证决不侵犯他们的利益,而且还要为他们开辟海外市场。垄断资产阶级开始在政治和经济上对他进行大力支持。
钢铁大王蒂森,在1932年的国会选举中三天就给了300万马克的选举活动费。不仅给纳粹党大量资金,而且还献计献策,进行幕后活动。1932年11月,一些德国著名的大垄断资本家沙赫特、西门子、克虏伯等人联名写信给兴登堡,要求任命希特勒为总理。就连前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到1930年为止也给了希特勒200万马克,被废的皇太子两次上书兴登堡,劝他让希特勒上台组阁。纳粹党还得到了外国资本家的支持,如英国的石油大王德特丁、美国的汽车大王福特等都资助过纳粹党。 我们看到,垄断资产阶级是纳粹党的后台,没有他们的直接支持和积极扶植,纳粹党别说上台执政,就连能不能存在都是个问题。

级别: 侠客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8-04-13
苏联成为世界的榜样


1921-1929年世界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增长表,苏联年平均增长24.3%,英国17%,法国9.4%,德国7.1%,美国4.3%,日本3%。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在1928年至1932年,苏联共产党和政府为摆脱苏联落后的农业国面貌而实行的大规模有计划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按照预先编制的详细计划建设的开端,同时也是人类大规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开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开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苏联初步建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为使苏联成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1927年12月联共(布)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制订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3年)的指示。党中央责成古比雪夫领导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1929年4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和同年5月召开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批准了“一五”计划方案。1928年底,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同时拿出最低和最佳两个方案供选择,两个方案内容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最佳方案比最低方案各项经济指标高出20%。斯大林力主采纳最佳方案做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方案。这个人类历史上首个五年计划的实施面临巨大的困难。西方有的媒体认为“苏联的五年计划是红色梦想家的空想”。但是苏联人民高度的共产主义精神使不可能成为可能。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于由1928年10月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宏伟蓝图,激励起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的劳动积极性,成为推动经济建设的强大动力。1929年3月,列宁格勒“红色维堡工厂”的工人们在《真理报》上下战书,向全国工厂倡议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迅速得到全国各地广大工人的响应,掀起了工厂之间、车间之间声势浩大、持续深入的劳动竞赛热潮。1929年4月在联共(布)中央号召下,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全面展开。1931年,斯大林提出了“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号召干部、群众努力学习,精通技术。经过苏联人民艰苦奋斗,1933年1月,苏联政府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
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苏联建成了1500多个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大型工业企业,在苏联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拖拉机、飞机制造、汽车、重型机械、机床制造、化学合成工业、精密仪器制造等新兴的工业部门。1932年的工业产值是1913年的234.5%。其中,机器制造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9倍,比1928年增加3倍。1932年苏联的发电量达到173亿千瓦时。1929年开工建设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苏联的发电量比1913年增加了6倍。苏联的石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农业机器增加了4.5倍。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要的装备大部分都能在本国制造了。苏联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和克拉玛托尔斯克建成了规模巨大的重型机械厂。在斯大林格勒欧洲最大的拖拉机厂于1929年破土动工,1932年第一期工程建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开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苏联初步建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的比重,由1928年的48%上长为70.7%;工业内部轻重工业的比重也由计划1927年的60.5比39.5,变成46.6比53.4。整个国民收入从1928年的244亿卢布增加到1932年的455亿卢布,增长了68%。苏联初步改变了长期以来落后的农业国的面貌。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增长幅度之大,超过了同期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令全世界刮目相看。

在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之年,一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大危机爆发了。从1929年10月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一场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它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全球,袭击了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巨大灾难,但是,它却给苏联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苏联利用西方迫切需要向外国输出资本、技术和寻找摆脱危机出路的有利时机,大量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技术人员和资金,在各主要工业部门建立了一大批骨干企业,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时,欧美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开始转移到苏联寻找出路。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美国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申请移居苏联。苏联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是以当时世界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美国钢铁公司的格里工厂为模型设计的。苏联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引进美国技术设备,雇用美国技术专家,于1933年建成的。著名的高尔基汽车厂是30年代初由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援建的新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是整套建于美国,再拆运至苏联的,哈尔科夫拖拉机厂设备是德国和美国制造的,并由美国人担任建设总工程师。在飞机和发动机的生产方面,美国供应苏联飞机或飞机附件,并给予技术援助。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1932年上升50%左右。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大工业的职工人数由1928年的310万,增长到1932年的650万,增加1倍多。超额完成计划57%。国民收入1932年增加到450亿卢布,比1928年增加85%。职工的全年平均工资比1928年增长68%,超额完成18%。据美国世界经济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学会推算,1928年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为315亿美元,人均为190美元,1932年增长到578亿美元,人均341美元。苏联的教育迅速普及,1932年识字人口达到90%,在校小学生1910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6%。苏联在西伯利亚、远东等偏远落后地区大力进行教育投资改造,普及七年义务教育。亚洲小学儿童入学率由1928年的54.7%提高到92.5%。欧洲地区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8%以上。中学生的人数1932年是580万。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由16.7万增长到52万。五年计划为国家输送了18万名专家,广大工人农民享受免费的小学至大学教育。苏联人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和国民素质极大的提升。1927年之后,党中央加强了社会风气和各级党团员和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和作风建设,苏联几乎消灭了卖淫、赌博现象。黑帮绝迹,犯罪率由1919年的十万分之三百七十五,下降为十万分之三十九。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崭新的社会呈现出巨大的优越性。
级别: 侠客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8-04-13
苏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1929年美国股灾宣告“自由资本主义”破产,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是人类最好的政治制度。希特勒毫不犹豫的让德国学习苏联的政治模式。
级别: 侠客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8-04-13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因后果
一、美国爆发股灾,处理不当把危机引向全世界。
二、苏联的政治经济模式一枝独秀,引起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借鉴和模仿。
三、德国刚刚从一战中恢复,遇到美国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彻底沦陷。
四、希特勒在完全民主选举的支持中上台。

级别: 侠客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8-09-27
美国的经济危机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竟然靠第二次世界大战从经济危机中爬出来。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