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人民日报在互联网时代的一篇力作 --]

私人论坛 -> 观天下 -> 人民日报在互联网时代的一篇力作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私人地理 2019-10-18 18:05

人民日报在互联网时代的一篇力作

2008年08期,期刊《新闻战线》
文章:《走进普通人 增强贴近性——— 《人民日报》涉藏报道中的新视角》
作者:王冰洋,单位:人民日报社新闻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
文章摘要:4月2日、4月3日和4月7日,《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体验》栏目策划推出的三期特别报道———《拉萨三日———一位网友的图文手记》、《4月2日, 拉 萨, 晴》、《高原一家·普通一日 》,让人尤觉耳目一新。这组报道将新闻的笔触自觉推进到事件发生地现场, 以日记体报道方式, 用平实、鲜活、直观的文字和图片, 记录了发生在这一重大事件中的一幅幅真实而又生动的画面。

私人地理 2019-10-18 18:09
2010年12期,期刊《新闻与写作》
文章:《“新媒体格局”下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策略》
作者:王君超  单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文章摘要:2008年拉萨“3·14” 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中央媒体纷纷推出了主题宣传。4月2日、4月3日和4月7日的《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先后在“体 验”栏目推出三期特别报道———《拉萨三 日———一 位 网 友 的 图 文 手记》、《4月2日,拉 萨,晴》、《高原一家·普通一日》,以日记体的报道方式和朴素、生动、直观的图文,使这一重大舆论宣传报道走近了一般读者。

私人地理 2019-10-18 18:14
2014年07期,期刊《新闻世界》
文章:《做好体验式报道,提升党报吸引力感染力》
作者:李跃波  单位:安徽日报文化新闻中心首席记者
文章摘要:人民日报在这次突发事件的宣传报道中,阐述立场鲜明有力,舆论引导适时有效,充分发挥了党中央机关报在重大事件中的舆论风向标作用。特别是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体验”栏目策划的三期特别报道———《拉萨三日———一位网友的图文手记》、《4 月2 日,拉萨,晴》和《高原一家·普通一日》,将新闻的笔触推进到事件发生的现场,以体验式报道的方式,用平实、鲜活、直观的文字和图片,记录了发生在这一重大事件中的一幅幅真实而又生动的画面。

私人地理 2019-10-22 06:39
2008年08期《新闻战线》
作者:王冰洋研究室主任
单位:人民日报社新闻研究中心
摘要: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影响的日益扩大,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多。可以说,中国已经前所未有地站到了舞台的中央,来自各种视角的追光灯和镜头,正以无可回避之势聚焦于我们周身,空前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和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国际舆论环境下,如何客观地描述中国的实情,准确地传达中国的声音,正确地塑造中国的形象,恰当地驳斥不怀好意的杂音,这既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一门充满智慧的艺术。本期《前沿关注》栏目讨论的主题是"沉着应对复杂舆论环境打好舆论引导主动仗",选发的四篇文章,以拉萨"3·14"事件、奥运火炬境外传递为例,总结了与国际舆论争夺语话权的成功之道,希望对同仁有所启发。




走进普通人    增强贴近性
—— 《人民日报》涉藏报道中的新视角

3月 14 日, 西藏拉萨发生打砸抢烧事件。这一由达赖集团策划煽动、少数不法分子制造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给拉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害。“3·14”事件甫一发生, 便成为海内外舆论的焦点, 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即将召开的敏感时期, 事态的发展和解决处置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关注, 也成为诸多西方媒体的聚焦点。
就国内媒体而言, 对于这一突发事件的报道, 成为继年初抗击冰冻雨雪灾害后又一次大规模遭遇战。从事件发生的第二天起, 国内主流媒体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 就“涉藏维稳”这一重大主题, 展开了相对集中、持续较长、较大规模的战役性报道。
《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 在这次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 通过各种新闻手段的综合运用, 对立场的阐述鲜明有力, 对气氛的营造恰当充分, 对舆论的引导适时有效, 充分发挥了中央党报在重大事件中的舆论风向标作用。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 在这次主题宣传的新闻实践中, 《人民日报》勇于探索, 不断创新, 使主题宣传报道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法更为丰富多彩, 舆论引导的有效性显著增强。本文仅就《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体验》栏目策划的三期特别报道做一分析, 从中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在改进主题宣传报道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明显成效。

舆论遭遇战中的“轻骑兵”
4月初, 各大媒体进入强势宣传阶段, 开始连续推出整版集中报道, 深入揭露拉萨暴力犯罪事件的真相, 反复申明党和政府的立场与态度, 集中反映人民群众、各界人士、国际社会的呼声, 并开始富有针对性地反驳某些境外媒体的不实报道。在此之时, 4 月2 日、4 月 3 日和 4 月 7 日, 《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体验》栏目策划推出的三期特别报道——《拉萨三日——一位网友的图文手记》、《4 月 2 日, 拉萨, 晴》、《高原一家·普通一日》, 让人尤觉耳目一新。这组报道将新闻的笔触自觉推进到事件发生地现场, 以日记体报道方式, 用平实、鲜活、直观的文字和图片, 记录了发生在这一重大事件中的一幅幅真实而又生动的画面。如果说, 在这场舆论遭遇战中, 《人民日报》要闻版的“规定动作”和“何振华”系列重点言论是侧重于全面厚重、正面迎击式的“重装甲”, 那么《体验》栏目的这组独家报道可谓一支短小精悍、机动灵活的“轻骑兵”。
这组报道的可贵之处,  在于报纸对“藏独”分子暴力罪行的批判和对达赖集团罪恶本质的揭露,  并没有停留在纯粹的事实罗列和义愤宣泄层面, 而是充分顾及到社会稳定的大局, 突出反映西藏自治区政府带领群众积极恢复治安, 人民重建家园、安居乐业的场景。其实, 在此之前这类报道在《人民日报》其他版面已经有所表现, 只是比较零散, 比如 3 月 23 日的《拉萨生活秩序井然》( 图片新闻) 、3 月 24 日的 《拉萨居民生活安定祥和》( 图片新闻) 与《“3·14”事件基本平息》、4 月 1日的 《让信心驱散阴霾——拉萨市民 “3·14”事件后生活日趋宁静》等。这种坚定而又有节制的报道指向,  使得社会舆论在震惊于“藏独”分子令人发指的罪行的同时,  也看到了政府的努力和事态的稳定,  有效地疏导了舆情的焦虑, 显得境界开阔、立意高远。
同时, 这种体验式报道, 以普通人的视角报道普通人的生活, 贴近性强, 可信度高, 与其他新闻手段搭配组合, 交叉使用, 可以各展所长, 利于不同报道角度的平衡, 完整地呈现事态发展, 丰富主题报道的表现形式, 增强主题报道的贴近性和感染力。

走进普通人的表现特色
在报道的视角和选材上,   注重抓取普通场景和凡人小事, 以小见大。“3·14”事件发生以后, 人们既希望了解事件的真相与进展,    也非常关心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    特别是当一些西方媒体对事件进行歪曲性报道并通过 网络等制造谣言时,    现场的情况究竟如何,    普通民众的生活受到了怎样的影响, 社会秩序恢复了吗? 栏目特别选登了一位普通网友在拉萨的见闻 《拉萨三日——一位网友的图文手记》, 同时刊发了人民日报驻站记者与摄影记 者来自现场的报道。在他们的笔下和 镜头里,    记录了照常运行的拉萨机场、价格回落的蔬菜水果批发市场、的学校、平静的布达拉宫广场; 在他们的笔下和镜头里, 记录了盼望有更多旅游者的出租车司机、幸福的汉族姑娘和藏族小伙儿、悠闲转经的信教藏民、已在拉萨施工十多年的老魏、一个其乐融融的普通高原人家, 等等。这些报道全部取材于记者面对面接触到的普通人 、平 常事, 人则有名有姓、 事则清楚明了, 真实客观, 可亲可信。 正是透过这些平实、贴近、熟悉的画面, 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拉萨民众在经历 “骚乱”之后平静的生活场景、从容的精神状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而那些所谓的拉萨封城、缺乏人权之说已是不攻自破。正如那位网友在其手记里写到的,  “我很 自豪—— 我在拉萨, 我的镜头就是说服力! ”
在报道手法上, 采用新闻日记体, 赋予了报道更强的现场感和可读性。这组报道全部采用新闻日记体这种富有表现力的体裁, 它不追求全景式、俯视式报道, 而是尽力运用一种更为自由、更加平等的表述方式。文章采用第一人称, 以口语化的文字, 自然、直白、简洁地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充满了生活味、亲和力、新鲜感, 使得读者透过字里行间, 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感其情。如记者在一个蔬菜水果批发 市 场 和 两 位 卖 主 攀 谈 时 的 场景——“20 岁的日喀则姑娘尼珍和巴桑, 守着一堆土豆, 羞涩地笑着: ‘8 毛一斤, 不贵, 好吃。’见我们挑了一包土豆, 俩姑娘打开了话匣: ‘前一段冷冷清清, 这些天人越来越多, 土豆卖得很快’”,   寥寥数语,   便将藏族姑娘的羞涩、淳朴, 暴力事件对生意的影响以及正常社会秩序的恢复等等, 真实、自然地展现出来。
报道在行文结构上, 也表现出了十足的日记体风格。标题全用时间、地点、人物作要素, 简洁而又别致, 例如《4 月 2 日, 拉萨, 晴》, 这既是一个标准的日记开头, 又蕴含着丰富的涵义, 点出了拉萨在经历骚乱之后的那种安定、祥和的气氛, 可谓一语双关! 文中的各小节标题, 运用镜头式语言, 简练地标出时间、地点和关键词, 直接把读者“领进”新闻事件“现场”, 表现出很强的节奏感和画面感, 同时也为正文减去了不少过渡性字句, 体现了简练明快的文体风格。此外, 几则日记体新闻的魅力还体现在其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从“我”的角度出发, 将叙述、描写与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读者更容易体会到现场的气氛和笔者的情绪。如那位网友作者在顺利订到前往拉萨的机票时, 针对当时甚为流传的“封城”之说而发出的感慨——“网上怎么这么多谣言? !  我虽是 ‘资深网友’, 这一刻也对网络有点气愤     ”,直接驳斥谣言, 提请大家明辨是非,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在表现形式上, 图片的运用恰到好处, 明白直观地回击了境外媒体别有用心的歪曲报道。这组报道非常注重图片作用的发挥, 特别是在反映西藏地区社会恢复稳定, 人民重新安居乐业方面, 图片新闻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 篇报道共刊登了 12 幅照片, 并且将其突出安排在各篇文章的醒目位置, 还对其中几幅人物表情自然、饱满的照片做了放大处理。这些照片定格了文中所描写的一些场景和人物, 如正在转经的老人、四代同堂其乐融融的高原一家、羞涩的汉族姑娘和一脸幸福的藏族小伙儿以布达拉宫为背景的留影, 等等, 画面自然、真切、直观, 一下子就拉近了报纸与读者的距离。同时它们还与文字相互印证、 相映成辉, 告诉读者 “我在拉萨, 我的镜头就是说服力”,    一图胜过千言,    传播效果得到强化。

丰富主题宣传的几点启示
重大主题报道要吸引读者, 关键在于创新。重大主题报道内容重要, 政策性、引导性强, 在新闻报道和舆论宣传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它也面临着规定动作多、同台竞争强、报道持续时间长、战线广, 容易出现主题单一、信息重复、心态疲惫等现象。如何能够不仅仅满足于刊登统一性文章, 如何发挥优势, 如何跳出程式化、概念化模式, 不断创新报道理念和形式, 切实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 《体验》栏目的这组特别报道以及 “3·14”事件报道中的其他一系列创新动作来看, 人民日报充分发挥了以 《人民论坛》为代表的独家言论优势, 强化了自主性报道的针对性和贴近性, 增强了报道的图片意识和现场感, 还特别注意了与网友的互动、对网络资源的挖掘, 等等。报道在内容和形式上较好地实现了软硬结合、长短结合、文图结合、报网结合, 在竞争中体现了优势。创新就是独家, 创新力就是影响力, 要让重大主题报道常做常新, 就必须以创新指导新闻实践, 否则不仅会自我制约媒体功能的发挥, 最终也将失去对读者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重大主题报道要走进普通人, 体现人文关怀。这组报道精彩之处就在于那些充满生活气息、富有人情味的描写和叙述, 给读者带来的真实与感动, 它真正地践行了 “三贴近 ” 原则。而党报要增强亲和力和影响力, 就 要 突 破 那 种 “冷 冰 冰 ” 原 则 、“高大全” 式、俯视式的报道模式,要深入普通百姓中间, 从平视的角度来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感受, 以朴实、生动的文字和镜头来展现他们的精神面貌, 切实体现人文关怀。即使是对负面消息、突发事件而言, 也应如此。在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 我们无法封闭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 但是可以以更加丰富的报道内容与形式, 充分地发掘在灾难、危机面前人性的光芒, 从而更好地履行媒体的报道职责与社会责任。例如当火炬传递活动在巴黎遭到干扰时, 对于残疾姑娘金晶奋力保护火炬的报道,    非但没有因为透露火炬传递遭 “藏独” 分子破坏这一信息而造成的所谓负面影响, 反而因为表现出了这位火炬手身上的坚毅、勇敢而获得了强烈反响。
重大主题报道要重视对网络资源的利用, 实行开门办报。这组报道中有一篇来自网友的图文手记, 是人民日报从网络资源中挖掘出来并且赋予它更高传播价值的再创作。刊发网友的文章, 不仅仅是给普通读者以更多的发言机会, 它的意义还在于, 当人们对媒体的单向传播可能持有一定怀疑时, 网友从其个人角度所得出的结论, 可能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同是没有所谓背景的普通人,同是以一种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说话, 其所思所感贴近读者的思维习惯, 更容易引起共鸣; 进一步讲, 这些网文或多或少都已在网络上产生了一定影响, 通过这种再挖掘, 使党报的权威性和网络的广泛性得到良性互补, 既能够向读者和网友展现报纸开放、包容、现代的形象, 也能够从这些关注前沿、思想活跃的网民中培养、扩大更多的读者群。
事实上, 人民日报的一些做法, 在这方面已经产生了良好的互动效果, 如在此次涉藏问题报道中, 数次刊发的 《网友议某些西方媒体的报道》 ( 3 月 27 日) 、 《网 友热议“戳 穿假相还原真 相 ”》 ( 3 月 28 日) 、 《海内外网友发帖支持金晶: 奥运精神不容亵渎》 ( 4 月 10 日) , 等等。每当报纸对网友声音、网络文章进行采集、归纳时, 都会在网络和其他媒体上形成新一轮的转载热潮。这样开门办报, 就能使报纸报道与网络舆情产生良性互动, 使人民日报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渗透到互联网中, 使人民日报的舆论引导能力在网上表现出来、 传播开来, 使人民日报代表的主流舆论能够为广大网民所接受, 从而大大增强舆论引导的有效性。

私人地理 2019-10-22 08:28
2010年12期,期刊《新闻与写作》
作者:王君超教授
单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文章摘要:正"新媒体格局"是近年来较为流行,但没有明确定义的一个概念。广义和开放性的"新媒体",包括了新兴媒体和新型媒体,①因此,在这一指称下的"新媒体格局",一是指与"旧媒体格局"相对的,以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互动与融合为特征的格局;二是强调"新媒体"在媒体格局与舆论引导中的变革作用和重要地位。





“新媒体格局”下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策略


“新媒体格局” 是近年来较为流行,但没有明确定义的一个概念。 广义和开放性的“新媒体”,包括了新兴媒体和新型媒体,①因此,在这一指称下的“新媒体格局”,一是指与 “旧媒体格局”相对的,以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互动与融合为特征的格局; 二是强调“ 新媒体”在媒体格局与舆论引导中的变革作用和重要地位。
“新媒体格局” 改变了以往“ 传统媒体独大” 的媒体格局,对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艺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中的“主流媒体”,是指那些承载主流意识形态、报道内容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在社会上具有较大的品牌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新闻媒体。它既包括原有的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传统的主流媒体,同时也包括一些都市报、重点建设网站等新兴媒体。

近年来,我国的媒介融合已进入了“实战”阶段。一些党报锐意推进“全媒体编辑部”、“24小时滚动编辑部”的建设, 完成了从单一的纸媒编辑部向纸媒、网站、音视频终端、网络电视、 手机报等复合型、全媒体编辑部的转型。在这一新格局中,虽然网络的优势十分凸显,但作为主流媒体的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仍然具有整合其他媒体的优势,继续在我国的新闻传播系统发挥着 “舆论引导主渠道”的作用。

观念:适应“全媒体编辑部”的转变
过去常用 “ 有抢有压”、“保持常态” 等来形容主流媒体对待突发事件的态度。在媒介融合的形势下,这样“淡定” 的态度,很容易令主流媒体在“ 新媒体格局” 中处于“ 缺席” 和“ 失语” 的地位。实际上, 在全媒体编辑部的环境下,处于“全媒体” 系统核心位置的党报,即便不拟或无法在第一时间刊登一些较为敏感的突发事件报道,也要考虑在子报子刊和网站、手机报等外围媒体上即时发布有关信息,以便抢占舆论引导的先机。
较早探讨“ 全媒体” 模式的烟台日报传媒集团, 对“4· 28事故” 等突发事件的处理, 有力地说明了媒介融合形势下的党报观念的转变。2008 年4月28日凌晨4时41分,由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 次客车发生脱线、颠覆, 并与由烟台开往徐州的5034 次客车相撞, 死亡71人,受伤416人。当日晨5时,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得到消息,全媒体新闻中心的7 名记者立即驱车前往事发地点淄博,并迅速通过手机短信将现场新闻通过烟台手机报发送,接着在集团新闻网站——水母网进行滚动播报,视频节目连续跟踪,集团电子纸移动报——《e媒界》同步传递。次日,集团平面媒体——烟台日报、烟台晚报、今晨6 点等报纸对前方记者采集的文字、图片和各类信息,通过编辑的差异化处理和制作,形成差异化的新闻产品, 实现个性化编排。整个运作过程实现了集团从“第一时间采写”向“第一时间发布、波纹信息传播” 转变的目标, 形成了媒体引导舆论的制高点。

关系:“大事诉求”与“贴近性”
“大事诉求” 是主流媒体的特色之一,“大事看大报”也是读者的自觉选择, 即便在媒介融合时代也不例外。 但在另一方面,“ 三贴近”  仍是对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内在要求。因此, 在报道策划中需要妥善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在报道策划中优先选择那些既是国脉所系, 同时又是民生热点的报道, 通过对重大新闻的贴近性报道,“ 让主流的声音更贴近”。
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一是在选题上要切实重视有关民生的贴近性题材,而且应做重点处理。毛泽东曾表扬人民日报 “大白菜也上了头条”的做法, 表扬该报1964年12月5日头版头条刊登的 《卖菜札记》及短评,在中国新闻史上传为美谈; 为了使来自基层的呼声受到重视,人民日报有将读者来信刊登在头版头条的传统。1995—1997年, 该报曾三次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来信。此外,“贴近民生”还意味着关注民生热点。 在房价走高、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的情况下,改善中低收入群众住房条件、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就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计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2010 年5 月13 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通讯 《改善民生 住有所居——天津构建  “应保尽保”住房保障体系》, 介绍天津将住房保障列为年度20 项民心工程之首,通过多种方式改善低收入群体居住条件,广为各大媒体转载。二是属于“ 硬新闻” 的重大报道, 要从贴近群众的角度,运用贴近群众的写法予以报道。 如2008 年拉萨“3·14”  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中央媒体纷纷推出了主题宣传。4 月2 日、4 月3 日和4月7日的 《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 先后在“ 体验” 栏目推出三期特别报道—— 《拉萨三日—— 一位网友的图文手记》、《4月2日, 拉萨, 晴》、《高原一家·普通一日》,以日记体的报道方式和朴素、 生动、直观的图文,使这一重大舆论宣传报道走近了一般读者。

议程设置: 重视思想理论话题
“主动设置议程” 是人民日报2009 年“ 七一扩版” 时提出的一个目标。相对于追逐舆论热点而设置议程,“ 主动设置议程”对于舆论引导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那么, 应该主动设置哪些议程呢?马克斯维尔·麦库姆斯运用克林顿丑闻的案例说明,议程设置的效果并不仅仅取决于议题的显要性,而与受众的导向需求有更大的关系。  “在公共事务领域, 个人的导向需求越高,他或她就越有可能关注携带丰富政治与政府信息的大众媒介议程。” 马克斯维尔·麦库姆斯通过研究发现,抽象议题更可能从媒介议程转向公众议程,而对于媒体设置的具体议题,则需要公众通过自身经验,获得共鸣之后导致获取更多信息的欲求。
这一发现为主流媒体选择议程设置的话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根据这一理论, 党报对于思想理论性的抽象话题的设置,要比对网络热炒的“ 媒介事件” 进行设置更容易进入公众议程。例如, 中央级主流媒体对于 “ 七个为什么” 的专题宣传, 取得的效果要比一个专门的楼盘降价或某一高校实现高就业率的典型案例更会引起社会的关注。而对于那些街谈巷议的具体事件的设置,则需要首先预测是否会引起公众共鸣,以保证议程设置的效果。 例如,2007 年2月10日起,人民日报、新华社等13 家中央新闻媒体和人民网、 新华网等5家中央新闻网站,以及部分都市类媒体集中报道了河南焦煤集团普通矿工谢延信的事迹,引起公众的强烈共鸣,原因就在于他33 年始终如一地信守对亡妻的承诺, 悉心照顾瘫痪岳父、病弱岳母和智障妻弟。他的这些事迹与普通民众对诚实守信、尊老敬老的高尚情操的呼唤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鸣。

版式变革: 增加新闻覆盖面和“首因效应”
在新媒体格局下, 经过 “渠道为王”、“经营为王”等的变奏,“内容为王”的认识重新得到业界尊崇,党报也确立了“新闻立报” 的理念, 但在中央 级 党 报 的 实 际 编 辑 工 作中, 由于版面安排关系, 使得头版覆盖的新闻信息量十分有限。 与同属主流媒体的重点新闻网站的首页相比, 党报头版的新闻覆盖面不成比例。因此, 在网络媒体、都市报等新兴媒体十分重视突发事件报道的情况下, 党报在这方面的舆论引导即使不存在“ 缺席” 与“ 失语” 的情况,也会由于头版的问题而给人留下刻板印象。 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改变头版的版式。中央级党报及省级党报的头版,同属于传统的综合式版式。这种版式对于反映全国( 全省) 性、各行各业的新闻,有一定的适宜性,但由于版面有限, 往往只能刊登几篇报道。如果改为以导读功能为主的“橱窗式版式”,即以图文导读为主,则可以使更多的事件性新闻以导读或标题新闻的形式出现在头版,以增加这些新闻对于读者的“首因效应”。不论领导人的活动, 还是重要的突发事件, 都可以在头版上找到图文的导读信息。 议程设置的提出者马克斯维尔·麦库姆斯认为: “ 议程设置在极大程度上是由媒介报道的特点决定的。” “ 报纸中, 头版报道的阅读人数大 约 是 内 部 版 面 报 道 的 两倍, 引人注目的图画与大字标题可以吸引更多读者。”

“ 报网互动” 应以舆论引导为宗旨
主 流 媒 体 所 具 有 的 纸媒、网媒“ 全媒体” 资源的优势, 使得其在舆论引导中可以发挥报业集团 ( 报系、 媒介集团) 内部的“ 媒体联动” 优势, 特别是“ 报网互动” 的优势。 例如, 早在2004 年10 月, 河南日报编委就决定: 在全国率先推出大型报网互动栏目“ 焦点网谈”, 在河南日报每周两次整版推出, 形成报纸、 网站、 手机报三大媒体的多维舆论引导的格局。又如, 人民日报2010 年10 月27 日刊登的署名文章 《沿着正确政治方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经人民网发布后, 在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响。 次日的人民日报又以《人民网网友热议郑青原文章 政治体制改革要把握正确方向》 为题刊登报道。 而这一报纸新闻, 经人民网转载后再次引起热议……
主 流 媒 体 的 “ 报 网 互动” 应以舆论引导为宗旨, 尽量避免炒作所谓的“ 网络热点”、“ 网络红人”、“ 网络雷语”。 继2009 年一个 12 字的帖子“ 贾君鹏, 你妈妈 喊你回家吃饭” 莫名蹿红; 今年国庆节期间, 某网络论坛的“ 小月月” 事件又 横空出世。它们不但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 而且因为一些主流媒体的跟进报道, 而使得这些子虚乌有的 “ 事件” 变得煞有介事。 据报道, 贾君鹏 系 北 京 一 家 公 司 制 造 的网络虚拟人物, “ 小月月” 则在网友“ 考证” 出的 工作地安徽芜湖查无此人, 因此很多人怀疑, “ 小月月” 与芙蓉姐姐、凤姐一样, 都是“ 网络推手” 的“ 杰作”。 主流媒体对于类似现象, 应以理性的分析进行剖析与引导, 而非简单地 互动。 2010 年 6 月 7 日起, 人民日报派出多路记者, 连发一组( 3 篇) 深度调查报道—— 《 谁在左右公众的眼球·网络推手大起底》。对“ 网络推手” 低俗炒 作的路数进行深刻分析, 获得了很高的转载率, 起到了较好的舆论引导效果。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编: 《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 第2 页,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
② 滕 岳 : 《 对 全 媒 体 报道 运 作 方 式 的 探 索——— 烟台 日 报 传 媒 集 团 的 实 践 与思考》, 《 青年记者》, 2009 年第6 期, 第9 - 10 页。
③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 第218 页, 新华出版社1984 年版。
④ 马克斯维尔·麦库姆斯: 《议程设置: 大众媒介与舆论》, 郭镇之、 徐培喜译, 第 65 — 68 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年。
⑤同上, 第74 页。
⑥同上, 第57 页。

私人地理 2019-10-22 08:35
2014年07期,期刊《新闻世界》
作者:李跃波 首席记者
单位:安徽日报文化新闻中心
文章摘要:在互联网等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体验式报道仍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能够提升党报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增强党报的公信力影响力。




做好体验式报道,提升党报吸引力感染力

《新闻世界》:做好体验式报道,提升党报吸引力感染力
【摘要】在互联网等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体验式报道仍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能够提升党报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增强党报的公信力影响力。“走转改” 体验式报道 吸引力 感染力
一、什么是体验式报道?
体验式报道是记者与新闻当事人“零距离接触”,亲身体验他们的工作、生活、劳动乃至战斗等状态,在体验中搜集报道素材,完成新闻报道。一般来说,分为显性体验式报道和隐性体验式报道,是党报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之一。在战争年代,战地记者和指战员、战士一起行军作战,感受战士们不畏牺牲、爱国爱民的高尚精神;在建设时期,记者们与工人、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反映他们爱岗敬业、扎实奉献的精神风貌。在互联网等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体验式报道仍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相对于那些“鼠标记者”、“邮件记者”、“电话记者”、“QQ 记者”的移花接木、东拼西凑而言,体验式报道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准确生动地还原新闻现场,从而提升党报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增强党报的公信力影响力。


二、体验式报道的价值和意义
1、体验式报道是党报践行“三贴近”
要求、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党报新闻工作者积极践行“三贴近”要求,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等活动,推出了一大批接地气、有温度、显特色的精品佳作。然而,党报的新闻报道还存在很多不足,还不能够完全让群众满意。比如,有的报道言之无物,长而空、赘而杂,没有重点、毫无实质性内容,漫无边际、读来空洞生厌;有的报道言之无味,通篇都是大话、空话、废话,人云亦云、味同嚼蜡;有的报道官腔官调,用的是一成不变的说教模式、文件语言,居高临下、装腔作势、盛气凌人。党报要增强亲和力和影响力,就要突破那种“冷冰冰”式、“高大全”式、“俯视”式的报道模式,持续深入地推进“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多推出那些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生活的体验式报道,以平等的视角来反映群众的生活和感受,以朴实、生动的文字和镜头来展现他们的精神面貌。
2、体验式报道是提升党报新闻报道说服力的重要抓手
体验式报道中,党报记者能够全程体验事件的来龙去脉,对新闻当事人的感受更深切,对事件的认识和理解也更深刻,掌握的新闻素材更准确更生动,新闻报道的说服力也更强。另外,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记者参与、介入到事件中去,可以减少传播体系中由他人转述这一环节而带来的信息损耗,减少传播信息中的噪音,大大提高被传递信息的“保真”度。从受众的需求心理来看,受众不仅需要了解某个事件的结果,而且更愿意了解其过程。记者亲历事件,亲身体验,更能发掘出事件中有价值、有内涵、吸引人关注的新闻故事来。
3、体验式报道是党报发挥舆论引导主阵地作用,释疑解惑、以正视听的重要抓手。
2008年3 月14 日,西藏拉萨发生不法分子打砸抢烧事件。事件一发生,便成为海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
人民日报在这次突发事件的宣传报道中,阐述立场鲜明有力,舆论引导适时有效,充分发挥了党中央机关报在重大事件中的舆论风向标作用。特别是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体验”栏目策划的三期特别报道———《拉萨三日———一位网友的图文手记》、《4 月2 日,拉萨,晴》和《高原一家·普通一日》,将新闻的笔触推进到事件发生的现场,以体验式报道的方式,用平实、鲜活、直观的文字和图片,记录了发生在这一重大事件中的一幅幅真实而又生动的画面。
这组体验式报道,以普通人的视角报道普通人的生活,贴近性强,可信度高,使得社会舆论在震惊于藏独分子令人发指的罪行的同时,看到了政府的努力和事态的稳定,有效地疏导了舆情的焦虑。

三、如何做好体验式报道?
1、体验式报道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的报道对象要有新闻价值。
体验式报道首先要选择采访对象。对象选对了,选准了,就会为接下来的采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般来说,记者要体验的采访对象的职业是人们有些陌生却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职业。这些职业在社会正常运转中不可缺少,是社会发展链条上十分重要的一环。比如偏远山区的邮递员,保障飞机、高铁正常运行的后勤人员,嫦娥卫星背后的科研人员等等。有的职业人们经常接触,但他们的工作常常不被人们了解和理解,甚至在接触中常常有许多误会,一旦记者体验和报道他们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也会引起人们对他们的关注。比如,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记者应该关注报道那些恪守职业道德、兢兢业业做事、真正为患者着想的好医生、好护士。
(2)在报道的视角和选材上,注重抓取普通场景和凡人小事,以小见大。在上文提到的“3·14”事件报道中,人民日报的文字和摄影记者,选取了一个个真实、鲜活的生活场景———照常运行的拉萨航班、价格回落的蔬菜水果批发市场、抓紧装修的被毁商铺、恢复正常上课的学校、平静的布达拉宫广场,记录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普通人———盼望有更多旅游者的出租车司机、幸福的汉族姑娘和藏族小伙儿、悠闲转经的信教藏民、已在拉萨施工十多年的老魏、一个其乐融融的普通高原人家,等等。正是透过这些平实、贴近、熟悉的画面,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拉萨民众在经历“骚乱”之后平静的生活场景、安然的精神状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而那些所谓的拉萨封城、缺乏人权之说不攻自破。
(3)体验式报道必须在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下进行。体验式报道,特别是隐性的体验式报道要把握好“度”,如果脱离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容易出现越权、侵权的行为,甚至造成不良影响。
在从事隐性的体验式报道时,记者必须遵循现行的法律规定;必须平衡好保护隐私权与满足公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关系;不得侵害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人身权利;不得侵害未成年的合法权益;不得侵犯商业秘密等。
2、党报体验式报道要讲究深度性
当前社会正值经济快速发展的转型期,广大受众需要借助记者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深入调查、剖析,进一步辨明新闻事件的真相,认清事物发展的趋势;党报等主流媒体也需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问题,以正确导向引导主流舆论,推动社会良性发展。直面问题、蹲点调研、深度剖析、建言献策的体验式报道因此被党报广泛采用。
继2013 年3 月21 日起推出《记者走江淮·一线调查·从1 号文件看强农之路》系列报道之后,安徽日报在倡导深度体验式报道上持续发力:“记者”“记者出击” 等调研性质的栏目相继开栏;《与基层干部聊酸甜苦辣》、《聚焦徽州古建筑保护》、《城市交通如何让市民更满意》、《听民营企业家谈创业兴业》、《关注实体书店》等针对问题的重磅稿件密集见报,形成了传播有力、策划有序、阵容齐整、质优量多的可喜态势。这些深度体验式报道直击热点焦点,侧重对矛盾问题的深度思考,注重对破解问题献计支招,不论在传播形式、传播角度、传播效果上都有明显突破,是对党报新闻报道的可贵创新,也是党报开展“走转改”活动的延伸与升华。
这一系列深度体验式报道的最大亮点在于在直面矛盾问题的同时,有理有据剖析乱象、探明因果,积极为解决问题献计支招。《记者走江淮·一线调查》栏目选择的都是矛盾凸显、问题突出的重要题材。比如《与基层干部聊酸甜苦辣》,选取的是我国行政层级最底层的乡镇干部,而他们正是我国政治和社会建设的基础力量;《聚焦徽州古建筑保护》主动回应“成龙捐赠徽派古建筑事件”的舆论热点,通过5 篇递进式报道,引导受众理性看待这一事件;《城市交通如何让市民更满意》,拿各地普遍存在的老大难“城市病”说事,以三个整版的大容量,集中、细致、有问有答、面面俱到地破解城市交通难题;《记者求真·12 人报考11 人零分,咋回事?》,对网友质疑的敏感事件寻根究底,将来龙去脉报道得真实客观、明明白白。更为可贵的是,揭示问题的同时,这些报道都注重对解决问题建言献策。如对“城市交通”,记者就提出强化安全出行意识、公交优先绿色出行、建议敞开机关大院、微型公交进小区、落实公交优先需要硬约束等等具体可行的建议。这些经过深思熟虑的建议,既有专业性,又有可操作性,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意识和参政水平。

①何志武:《新闻采访》[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②黄挺、林骥:《物境情境理境———体验式报道新探》[J].《军事记者》,2002(11)
③ 《重大主题报道要走进普通人——— 人民日报涉藏问题报道中的新视角》[J].《新闻战线》,2008(8)

私人地理 2019-10-22 08:54
《拉萨三日———一位网友的图文手记》,人民日报第一次报道“网友”的事迹,在互联网时代继续引领主流舆论的方向。这篇文章已经成为新闻专业的经典案例。

2008年3 月14 日,西藏拉萨发生不法分子打砸抢烧事件,立即成为海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新洋,前往拉萨把所见所闻发表在几个网站的论坛,引起了大量关注。人民日报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安排总编室肖潘潘编辑立即联系上新洋进行采访,2008年4月2日以标题《拉萨三日———一位网友的图文手记》刊登在人民日报上。

私人地理 2019-10-22 11:37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社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和中宣部部长刘云山陪同。
胡锦涛通过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宣布中央核心媒体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将以互联网作为宣传的主要舞台。


查看完整版本: [-- 人民日报在互联网时代的一篇力作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3 Code ©2003-2010 phpwind
Time 0.038288 second(s),query:2 Gzip dis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