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私人论坛 -> 观天下 ->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公知泪奔 2021-01-27 05:10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伟大号召,这是时代最根本的任务。怎么建?首先要搞清什么是精神家园。人作为大自然的产物,天然地对世界本原和人的起源感兴趣,天然地要对此进行探索和解答,归纳起来,这些兴趣、探索和解答就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一切民族、一切文化必然要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回答并以此作为世界观的根本,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也是民族和文化最具标志意义的地方。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以为神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并把天堂或者地狱当作人的最终归属。古代中国则认为天生万物,天主万物,天是古人的信仰。有学者把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也当作宗教,称之为孔教或者儒教,认为古代中国是政教合一的,这是不对的,他们并没有弄懂天的哲学内含,并没有看透宗教的本质。天不仅是指物理意义上的天空,更重要的是指哲学意义上的宇宙真理。在孔子思想中,天命论和“仁”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具有科学的品质,他自言“五十而天命”,要通透理解天命,必须到达最高思维境界。

具体说来,天命论与宗教(神创论)相比,有许多优点:(一)天命论认为天是万物之父,地是万物之母,矛盾着的事物始终存在;而神创论是单一创世的,矛盾在极限处消失。(二)天地是客观存在的,本身具有无限性,天命论是相对假设;神乃人的臆想或者臆想化,本身是宇宙的起点和终点,不具无限性,是绝对假设。(三)天命论是运动、联系、开放的,为后世的世界观突破预留了空间;神创论是静止、孤立、封闭的,堵塞了世界观突破的关卡。(四)天命论辩证地看待善恶,对人性不作善或恶的假设。孔子极为重视《诗经》,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还说“有教无类”,“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对人性不作假设,也不必作假设,天命论的假设是天的运动方向向前;神创论则不得不对人性作善或恶的假设。(五)天命论强调斗争和顺从的有机统一,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神创论把“神命不可违”绝对化,强调顺从。(六)天命论是入世的,即实践的、现实的;神创论是出世的,即非实践的、超现实的。(七)天命论把人、社会、自然的整体和谐作为理想;神创论主要追求个人精神上的超脱。从性质上说,宗教是唯心的,天命论是唯物的。中国古人信奉天,这在近代科学和地理发现之前,是全人类最正确的信奉。

近代科学和地理发现对整个人类历史具有划时代意义,它有如一把刀,把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裁为两截:在此以前,人类以为大地是无限的,在此以后,人类方看到地球是有限的;在此以前,人类对世界本原主流是猜测,在此以后,对世界的认识开始走向科学;在此以前,人类处于不同的客观世界当中,在此以后,人类处于同一的客观世界当中;在此以前,最正确的哲学也无奈地包含着逻辑矛盾,在此以后,为完全不具有逻辑矛盾的哲学提供了可能。一句话,近代科学和地理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世界观,这种改变直至今日都远远没有完成,今日已进入必须完成的时代。用中国话说叫做“天变了”,因此“道亦必变”。

近代科学和地理发现也使人类失去了原有的精神家园。对宗教而言,从根本上动摇了它的合法性地位,迫使宗教开始走向暮路。对近代中国而言,地球原来只是宇宙中一球体,至高无上的“天”猛然间坍塌了,自上而下的、皇权天授的“道”猛然间成了断了根的腐木,中华民族猛然间失去了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猛然间失去了作为精神家园的根基。近代中国的落后最核心的部分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对“天”认知的落后,晚清以来的持续社会大变革归根结底就是探求对“天”和“道”的认知。

当代人类处于巨大的困惑、迷惘和危机之中,必须尽快进行思想大革命,必须尽快建立科学、统一的世界观,必须尽快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哲学将在这场大革命中起到奠基者和先锋队的作用。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环境和个人思维的结晶。古人看到的是“天在上,地在下”,孔子最大的困惑就在于,天地上下关系这一对立统一的矛盾不能转化,因此天命论的错误不在于个人,而在于时代的局限。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意思是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就无法成为君子,天命论的核心就是人和人类的运动必须符合宇宙法则即真理,这是绝对正确的,而天命论确实就是时代条件下的宇宙真理,对当代而言,仍然具有根基和发展价值,因此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首要的是过孔子这一关。过了这一关,然后把中、西、马哲学统一起来,进而建立完全科学反映客观世界的哲学体系才有可能。现在,整个人类都知道天与地的上下关系是可以转化的,但有谁能“知天命”呢?建设中华民族乃至人类共有精神家园,离不开孔子式思想家的奠基和引导。这样的思想家在当代是可能存在的。只是这样追求思想通达和人性自由的思想家不大可能在现有的、僵化的社会大分工体系中产生,不大可能在哲学界产生,历史地、辩证地、宏观地看,学术理论界的主要作用还是传承,要根本性创新还得靠界外。真理是学不来、教不来的,必须靠天斌。哲学本质上是研究世界存在性及其运动规律性的思维科学,因此说洞悉宇宙之机的大哲学家更有可能来自于民间,道失求诸野。这是哲学的未来所在。


查看完整版本: [--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3 Code ©2003-2010 phpwind
Time 0.034626 second(s),query:1 Gzip dis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