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帮助
  • 26098阅读
  • 11回复

王立軍偷偷錄下了谷開来承認殺人的話

级别: 侠客
間諜行話來說﹐它叫“walk-in”(不速而至)﹐意思是主動找其他國家的外交使團﹐聲稱擁有敏感情報。今年2月﹐當前公安局長王立軍帶著有關一名英國公民之死的驚人故事﹐心煩意亂地走進美國領事館時﹐此事涉及的利害關係幾乎是前所未有的。

據多位知情人士說﹐在中國警方車輛包圍領館建築時﹐王立軍把一名同伙的手機號碼悄悄遞給了美國外交官。他說﹐根據這個號碼可以找到薄熙來妻子涉嫌殺害英國商人海伍德(Neil Heywood)的證據。當時薄熙來是中國共產黨最高層領導人之一。


30個小時的對峙期間內﹐美國官員在兩個方面進行權衡﹕一個是王立軍聲稱擁有的情報﹐另一個是給予王立軍政治避難的話﹐可能會對美中關係造成怎樣的傷害。據外交官說﹐王立軍最後沒有正式申請避難﹐他離開了領事館﹐並被中方扣留。


但大戲還沒演完。據此前沒有披露的消息﹐美國方面把手機號碼轉給了英國外交官﹐並指導他們怎樣從王立軍的神秘同伙身上獲取情報﹐包括在一個受歡迎的中文電子郵件與信息服務網站上﹐使用指定名稱開設一個電子郵件賬戶。英國方面開設了賬戶﹐並給上述手機號碼發送了信息。關於那名同伙有沒有回復、什麼時候回復的問題﹐參與其中的人士給出了相互矛盾的說法。英國從未收到王立軍承諾的文件﹐原因不明。本週二﹐王立軍將在成都受審﹐據一位庭審官員說﹐他被控叛逃、濫用職權、受賄和徇私枉法。據官方媒體報道﹐起訴書指控前重慶市公安局局長王立軍包庇薄熙來的妻子、使之不受刑事追究﹐收受巨額賄賂﹐並違法使用技術偵察措施。


王立軍聲稱擁有同伙、而同伙仍有可能願意泄露秘密﹐這一消息可能會讓中國方面更加難以按照其自己的方式來講述薄、王二人的故事。有關王立軍在領事館停留期間、及過後情況的新細節還讓人看到﹐面對一起引發中國20餘年來最嚴重政治危機的事件﹐美國和英國有關部門是怎樣應對的。王立軍曾有可能成為一個知悉中國高層領導人內幕的寶貴情報來源﹐但人權活動家和法律專家也指責他大範圍濫用警力。


上述有關英國所採取行動的說法﹐讓人質疑英國當時是否可以更快採取措施從王立軍助手那裡獲取文件。在美國﹐一些政治家起初質疑﹐奧巴馬政府為什麼不把王立軍當作一個寶貴的情報來源和政治避難申請人來對待。


律師和中共內部人士說﹐基本可以確定王立軍將被判有罪﹐並受嚴厲處罰﹐可能是死刑。薄熙來妻子谷開來在820日被判謀殺海伍德罪名成立﹐並被處以死緩﹐這意味著她可能會在監獄里度過餘生。


預計在王立軍受審時﹐中國將會公佈首份有關其叛逃至美國領事館的官方描述。王立軍叛逃美國領事館一事引發了一連串事件﹐令中國政壇陷入波動。外界預計中共領導層將在今秋進行10年一次的換屆。中共領導人將審判王立軍視作他們努力限制醜聞擴散的下一步措施。據中共黨內人士、政治分析人士以及外交官透露﹐王立軍案審判結束後不久﹐中國政府可能就會宣佈薄熙來是否將面臨刑事指控。薄熙來曾是一位頗有抱負的政府官員﹐今年4月他被解除黨內職務並接受調查。


但檢察官陳述的案情不太可能回答有關這一事件的很多未知問題﹐比如王立軍還知道薄熙來的其它什麼秘密?是什麼原因促使他叛逃美國領事館。這意味著官方說法不太可能令國內持懷疑態度的人士信服﹐尤其是中國的微博用戶。很多微博用戶對谷開來庭審期間官方陳述的案情深表懷疑。很多人無法確定到底是該將王立軍視作英雄還是壞蛋。


在微博上頗受歡迎的北京理工大學政治經濟學家胡星鬥說﹕王立軍做了很多壞事﹐但他在不經意間拯救了中國。我不認為政府會詳細描述他的所作所為。但政府這麼做只會增加民眾的猜疑﹐令民眾失去對政府的信任。


當時還在重慶醞釀的這場危機於22日首次展露出一點跡象。當天重慶市政府網站發佈的一則通知顯示﹐王立軍前一天已經卸任重慶市公安局長一職﹐其新職位是重慶市副市長。


知情人士透露﹐此後不久王立軍便要求與英國駐重慶領事館人員會面﹐但他最終沒有現身。


知情人士透露﹐大約在同一時間﹐王立軍以希望探討與其新職位有關的事情為由﹐在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安排了一次會面。26日﹐他驅車200英里(約合320公里)從重慶趕赴成都﹐進入美國領事館。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位於成都市中心一個綠樹成蔭的地方﹐週圍被高墻環繞。


知情人士透露﹐沒有意識到政治風暴即將爆發的美國外交官將王立軍帶到領事館圖書室﹐而非能夠防止中國監視的安全房間。知情人士說﹐王立軍看上去情緒激動並擔心自身安全﹐但他似乎並沒有一個事先想好的計劃。知情人士說﹐王立軍告訴美國外交官他與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鬧翻﹐並向美國外交官描述了不利於谷開來的證據。


在一系列證據中﹐王立軍說他可以提供一份毒理學報告﹐證明海伍德曾攝入氰化物。但他表示還有少量另一種毒物﹐不過當地有關部門無法辨認。王立軍還表示谷開來已經向他承認自己謀殺了海伍德。


得知此事的知情人士此前的描述暗示王立軍隨身攜帶有關證據。但兩位更加直接瞭解此事的知情人士最近說﹐王立軍沒有隨身攜帶相關文件。


據直接瞭解這一事件的人士說﹐王立軍曾一度提出讓一名同伴進入領事館﹐這名同伴握有書面證據﹐但是由於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當時已經被中國警方包圍﹐王立軍的同伴根本不可能進入領事館。


至於是什麼原因驅使王立軍與美國有關部門接觸﹐目前存在多種說法。


與中共領導層有密切聯繫的幾名人士說﹐在海伍德被害之前﹐王立軍正因為在中國東北和重慶濫用職權的指控而接受調查。


一些黨內人士說﹐王立軍被牽扯進了他在中國東北鐵嶺市所擔任的公安局長一職的繼任者的腐敗調查。中國國有媒體2月份對此案進行了報道。這些人士說﹐王立軍一直依靠薄熙來為他提供政治保護﹐但他逐漸確信薄熙來已經不願意保護他了。


據幾名知情人士說﹐128日當天或是這天前後﹐為了向薄熙來施加壓力﹐王立軍以谷開來涉嫌謀殺海伍德一事與薄熙來對抗。他們說﹐但是薄熙來拒絕滿足王立軍的要求﹐並在三天之後免去了王立軍重慶市公安局長的職務。


在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內﹐王立軍要求對方保護其不受薄熙來的打擊。美國駐成都總領事何孟德(Peter Haymond)當時不在成都﹐但是因為此事急忙趕了回來。頗感震驚的美國外交官通知了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美國大使館又聯繫了美國國務院。據一些行政官員說﹐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成員也得到了通知﹐但是在王立軍滯留領事館期間﹐美國總統奧巴馬沒有得到消息。


對於美國外交人員來說﹐這是一個棘手的情況。儘管王立軍可能提供一些機密信息﹐考慮到他受到的大量濫用職權的指控﹐他並沒有資格獲得庇護。此外﹐如果為王立軍提供保護﹐可能會在習近平按計劃對美國進行訪問的前夕激怒中方。外界預計﹐習近平將在今年秋天接任中國最高領導人的職位。知情人士說﹐美國政府官員似乎一開始就已認定﹐王立軍提供情報的價值不足以讓美國去冒政治上與中國鬧僵的風險。


據瞭解相關事件的人士說﹐美國官員向王立軍解釋說﹐在領事館正式申請政治庇護是不可能的﹐安排他離開中國也會極其困難。經過一番討論之後﹐王立軍同意他最好的選擇就是向中央政府有關部門自首﹐有關部門可以保護他不被薄熙來手下安全部隊所控制。王立軍用隨身攜帶的至少三部手機與中共當局進行了協商﹐協商總共進行了數個小時。


王立軍同意被中國國家安全部的官員帶走﹐國家安全部的官員與王立軍乘飛機回到了北京。過去幾個月﹐王立軍一直被安置在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


知情人士說﹐王立軍27日離開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之前﹐美國官員向英國外交人員告知了王立軍所做的陳述。王立軍在領事館內滯留了大約30個小時。第二天﹐美國方面把手機號碼提供給了英國方面﹐並告訴他們通過電子郵件賬戶向王立軍的同伴索取書面證據的方案。


據兩位知情人士說﹐英國外交人員開設了電子郵件賬戶﹐並給美方提供的手機號碼發短信告知賬戶已準備好。對於發短信的時間以及英方是否收到了回復﹐這兩位知情人士說法不一。


其中一人說﹐從29日開始﹐英國外交人員發了幾次短信並打了幾次電話﹐但沒有得到回復。另外一人說﹐英方是在29日之後才開設的電子郵件賬戶﹐而且從王立軍的同伴處收到了兩條短信。短信中概述了王立軍做出的指控﹐但並未包含任何證據。


英國駐華大使館發言人說﹐我們盡了一切努力來確認是否還有更多的信息。


英國外交大臣黑格(William Hague)一直說﹐他是在27日獲知此事的﹐英國駐華大使館於215日首次要求中國政府對海伍德的死亡進行調查。


據今年3月《南方週末》記者褚朝新發表的一篇微博說﹐215日﹐他收到了一條概述了王立軍做出的指控、使用海伍德中文近似名的短信。褚朝新在微博中說﹐短信來自王立軍的單向通訊手機號碼之一。他沒有解釋這是什麼意思﹐那條微博很快就被刪除了。他最近拒絕就此事置評。


一些黨內人士、外交人士和政治分析人士認為﹐王立軍預先制定了計劃﹐一旦中國有關部門拘留他﹐他將採取相應的行動。一位關注此案的西方官員說﹐我認為﹐顯而易見的是﹐王立軍不是單獨行動的。


3
26日﹐《華爾街日報》最先報道說﹐英國政府已要求中國當局對海伍德的死亡進行調查﹐並向其說明海伍德與薄家的關係和王立軍做出的指控。


據旁聽了89日谷開來案庭審的觀察人士說﹐檢方在庭審中稱﹐谷開來向王立軍講了自己殺害海伍德的計劃﹐一開始她與王立軍密謀﹐計劃誣陷海伍德是毒販並說他因拒捕而被擊斃。旁聽人士說﹐檢方說﹐王立軍退出了谷開來的計劃﹐谷開來於是按自己的計劃投毒殺害了海伍德。旁聽人士援引檢方的話說﹐王立軍在海伍德被害的次日與谷開來見了面﹐偷偷錄下了她承認殺人的話。


據旁聽人士說﹐谷開來沒有對指控提出異議﹐但她的辯護團隊曾爭取推翻王立軍提供的證據。其中一位旁聽人士說﹐他們看起來真的盡了很大努力試圖推翻王立軍的證據。


律師和政治分析人士說﹐這對王立軍來說是不是件好事。不過﹐他們說﹐如果他提供針對別人的證據﹐比如與他負責的打黑行動有關的證據﹐他應該能夠免於死刑。批評人士說﹐重慶利用打黑行動沒收當地企業家的資產。


王立軍的律師兼老朋友王蘊採說﹐她上個月獲準在成都見了王立軍一面﹐但不清楚他可能面臨什麼刑罰。


她說﹐很難說情況是否樂觀﹐完全沒法判斷。至於他的身體和情緒﹐她說﹐很難說是好還是不好。


华尔街日报 Jeremy Page

级别: 侠客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9-20
王立军案件庭审及案情始末(全文)

新华社成都9月19日电题:在法律的天平上——王立军案件庭审及案情始末
新华社记者李斌杨维汉
9月17日至18日,王立军涉嫌徇私枉法、叛逃、滥用职权、受贿案在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法庭依法开庭审理。
法庭上,检察机关出示了有关证据,王立军自行委托的两位律师进行了辩护。法庭宣布择期宣判。

(一)
2012年2月6日至7日,重庆市原副市长王立军私自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滞留,在国内外造成恶劣影响。事后,侦查机关依法对此进行调查。6月30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告依法终止王立军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资格。
2012年7月22日,经成都市人民检察院批准,王立军因涉嫌叛逃罪由成都市国家安全局执行逮捕,8月2日侦查终结后移送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王立军涉嫌徇私枉法案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后,于8月2日移送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王立军涉嫌受贿、滥用职权案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四川省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后,分别于8月8日、9月1日移送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9月5日,成都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王立军涉嫌犯罪提起公诉,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受理。
9月17日,王立军涉嫌叛逃、滥用职权案因涉及国家秘密依法不公开开庭审理;9月18日,王立军涉嫌受贿、徇私枉法案依法公开开庭审理。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3名法官组成合议庭,其中副院长钟尔璞担任审判长;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昕等3位检察官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亲属、媒体记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部分群众旁听了公开庭审。
被告人王立军,1959年12月26日出生,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人。2007年底,时任辽宁省锦州市公安局局长的王立军与薄谷开来(已判刑)结识。后王立军被调往重庆市,先后担任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党委书记、局长,副市长等职,一直与薄谷开来一家来往密切。
公诉人指控,被告人王立军身为重庆市公安局局长,违背查禁犯罪职责,徇私枉法,明知薄谷开来有故意杀人重大嫌疑而故意包庇使其不受追诉,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第一款之规定;被告人王立军作为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外国驻华领馆,情节严重,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九条之规定;被告人王立军滥用职权,未经批准或者伪造批准手续,先后对多人使用技术侦察措施,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被告人王立军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305万余元,为他人谋取利益,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之规定。本案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徇私枉法罪、叛逃罪、滥用职权罪、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庭上,公诉人、辩护人分别讯(询)问了被告人。公诉人通过多媒体展示了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告人供述、视听资料等证据,进行了举证。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进行了质证。控辩双方还就案件事实、证据及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了法庭辩论。
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在公诉意见中指出,被告人王立军的犯罪行为社会危害严重,教训令人警醒。作为公职人员,应当严以律己,清正廉洁;作为执法人员,更应坚守法律信仰;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今天,无论是谁,只要触犯了法律,都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
王立军在法庭最后陈述时表示:“对检察机关指控的犯罪,我知罪、认罪、悔罪。”
他说,我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希望通过审判挽回和消除在国际国内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同时希望通过审判警示社会,让更多人从我身上吸取教训。面对培养关心我的组织、社会各界和亲人,我要在这里真诚地说,“对不起,真的对不起,让你们失望了”。

(二)
王立军私自进入美领馆滞留事件发生后,公安机关对其反映的薄谷开来涉嫌杀害英国公民尼尔·伍德的问题高度重视,成立复查组,依法复查并侦破了“11·15”案件。
王立军的揭发检举,客观上对侦破“11·15”案件起到重要作用,为何还要起诉他徇私枉法?王立军和薄谷开来一家的矛盾是怎样产生并逐步激化的?是什么原因促使王立军叛逃?
根据记者旁听法庭公开审理情况、媒体通气会和办案机关介绍,王立军案件的全过程和关键点逐渐明晰:
——徇私枉法。
薄谷开来及其子薄某某与尼尔·伍德因经济利益发生矛盾,薄谷开来认为尼尔·伍德威胁到其子人身安全。
2011年11月12日,经与薄谷开来等人商议,王立军以尼尔·伍德涉嫌毒品犯罪为由,安排对其实施监控。
11月13日晚,薄谷开来、张晓军(重庆市委办公厅原工作人员、薄谷开来家中勤务人员,已判刑)在重庆市南山丽景度假酒店将尼尔·伍德投毒杀害。当晚12时许,王立军与薄谷开来通电话,得知其在酒店与尼尔·伍德见面、喝酒等情况。
11月14日中午,薄谷开来在自己住处当面向王立军讲述了其投毒杀害尼尔·伍德的具体经过,王立军进行了秘密录音。
薄谷开来在证词中说:“11月14日中午,王立军来到‘三号楼’(薄谷开来住处),当天见到王立军以后,我详细告诉了他13号晚上我去见尼尔及实施投毒的过程。他让我不要再去想这件事,今后这事和我无关了,还让我把案件的记忆抹去。我讲我有点担心,他讲过一两个星期就好了。”公诉人当庭出示的录音材料显示:该音频资料的对话人为王立军和薄谷开来,其谈话内容为薄谷开来将毒杀尼尔·伍德的详细过程告知王立军。
11月15日,尼尔·伍德被发现死亡后,王立军指派与薄谷开来关系较近的重庆市公安局原副局长郭维国(已判刑)负责该案的办理,但没有向郭维国等办案人员告知其所掌握的薄谷开来涉嫌杀害尼尔·伍德并有录音证据的事实。尔后,王立军又打电话给已到案发现场的分管刑事侦查工作的副局长黄某,要求其返回单位,不再负责该案办理工作。王立军在供述中称:“当时自己的私心占了主导,不想直面这个案件。”
11月16日上午,郭维国、李阳(重庆市公安局刑警总队原总队长,已判刑)、王鹏飞(重庆市公安局技术侦察总队原总队长、渝北区公安分局原局长,已判刑)、王智(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公安分局原常务副局长,已判刑)做出尼尔·伍德系酒后猝死的结论,王立军未提出异议。
11月17日,王立军主动将郭维国等人现场提取的记录薄谷开来到过现场的酒店监控录像硬盘交给薄谷开来。薄谷开来在证言中说:“王立军对我说这是南山丽景酒店的监控录像硬盘,录像显示我去见过尼尔以后,再也没有其他人去过。他的意思是为了保护我。”
11月18日,尼尔·伍德尸体在当地火化。当晚,王立军将该情况电话告知薄谷开来。张晓军在证言中称:“2011年11月18日晚上,王立军给我打电话让薄谷开来来接,薄谷开来接过后说,王立军来电话说了8个字‘化作青烟,驾鹤西去’。”
面对涉嫌故意杀人这样的重案,王立军知情后为何不仅不依法履职,反而故意包庇薄谷开来不受立案侦查?
王立军在供述中称:“到重庆以后,我就经常去薄谷开来家。我觉得薄谷开来对我挺不错的。”我明知该案如果他杀成立,会是重大案件,但为了不得罪薄谷开来,我回避了这个案件。“说句实话,这个案件如果不是牵涉到薄谷开来,我肯定会安排多管齐下,早就把这个案件查清了。”
公诉人指出,一系列证据证实:王立军明知薄谷开来涉嫌故意杀人却故意包庇,不去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矛盾产生。
虽然王立军与薄谷开来关系密切,但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证据显示,“11·15”案案发前,王立军和薄谷开来就因为种种原因产生过矛盾。
2011年8月12日,薄谷开来之子薄某某有事想见王立军,王立军人在重庆市区但不想见他,就让司机说自己在万州,结果薄某某在夜赴万州的路上差点出了车祸,薄谷开来因此对王立军很生气。
“11·15”案件发生后,薄谷开来担心案情暴露、采取了毁证等一系列行动,王立军对薄谷开来不断折腾、知情面不断扩大产生不满。
2011年12月14日,薄谷开来专门设宴,请参与“11·15”案件办理、替自己掩盖杀人行为的李阳、王鹏飞、王智等人吃饭。
王立军在供述中称,第二天,郭维国带着王智和王鹏飞来到北京,我当着郭维国的面把王智和王鹏飞骂了一顿。我认为应该是我骂他们的话传回了重庆。从去年12月14日以后,薄谷开来就跟我变脸了,接触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没有以前热情了,开始对我防备。郭维国、王鹏飞、王智证言也证实了上述情节。
2011年12月底,王立军身边4名工作人员被非法审查。王立军和薄谷开来的矛盾越来越大。
相关证人证言显示,2012年1月28日,王立军向当时的重庆市委主要负责人反映薄谷开来在“11·15”案件中有重大作案嫌疑,29日上午受到其怒斥,并被打了耳光。当时在场的郭维国在讯问笔录中称:“打了王立军,这个矛盾就公开化了。”
矛盾激化后,王立军当日即安排李阳等人重新调取证人证言,妥善保管尼尔·伍德心血等关键物证,重新整理薄谷开来涉嫌故意杀害尼尔·伍德的证据材料,并提供了其秘密录音资料。后又将整理的卷宗交由李阳等人转移、保管。
王智在讯问笔录中称,1月29日,王立军把我和王鹏飞、李阳喊到他办公室,让我们把“11·15”案件重新整理卷宗。我们花了好几天时间制作了卷宗。王立军让我、王鹏飞和李阳分开保管,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王智还说,我知道王立军当时和薄谷开来“翻脸”了,不然王立军也不会让我们整理这些卷宗,他启动这个案子应该有他个人的目的。
——私自出走。
2012年2月2日,王立军的重庆市副市长工作分工被调整,不再兼任重庆市公安局局长职务。2月初,王立军身边另外3名工作人员又被非法审查。王立军感到自身处境危险,遂产生叛逃的想法。
2月6日,王立军以洽谈工作为由,借故取消原定公务安排,于当日14时31分私自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
重庆市有关部门证实,期间,重庆市委、市政府没有任何公务活动安排需要副市长到成都开展工作,没有任何公务活动需要副市长到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进行外贸、外事接洽,也没有安排包括王立军在内的副市长到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开展外事活动。
起诉书显示,在美领馆内,王立军与美领馆官员就环境保护、教育、科技等事项作了短暂交谈后,即称因查办案件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请求美方提供庇护,并书写了政治避难申请。
经重庆市和中央有关部门劝导,王立军于2月7日23时35分自动离开美领馆,愿意接受调查。
——揭露案情。
王立军离开美领馆后,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了薄谷开来涉嫌故意杀害尼尔·伍德的问题,提供了所整理的相关证据材料,还写信给李阳要其向复查尼尔·伍德死亡案件的有关公安人员交出心血等关键物证。
公诉人指出,被告人王立军整理的卷宗材料能够证实,薄谷开来有故意杀害尼尔·伍德的犯罪嫌疑。
王立军自动出馆后,公安部根据王立军反映的情况,依法对尼尔·伍德死亡案复查。2012年8月20日,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薄谷开来、张晓军作出有罪判决。
——牵出他罪。
王立军案侦查过程中,有关方面陆续接到对其涉嫌滥用职权、受贿的反映和检举,侦查机关高度重视,经依法调查取证,掌握了相关证据。
起诉书显示,2010年以来,王立军身为重庆市公安局局长,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未经批准或者伪造批准手续,先后对多人使用技术侦察措施,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记者在庭审现场了解到王立军涉嫌受贿的主要事实:2009年4月,王立军在担任重庆市公安局局长期间,其一直系亲属调北京某部门工作,因为没有房子,收受大连实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明出资人民币285万余元在北京购置的两套住房,并以其岳父名义办理了购房手续。事后,王立军当面向徐明表达了感谢。同年7月,王立军接受徐明的请托,指令重庆办案部门将已羁押的潘某、王某、张某予以释放。
2008年9月、2009年11月,王立军在担任重庆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局长期间,大连世源贸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于俊世先后两次为其支付在重庆租住的别墅租金共计20万元。2009年10月,王立军接受于俊世请托,指令重庆办案部门将已羁押的杨某某予以释放。
——检举立功。
王立军在接受调查期间,揭发了他人重大违法犯罪线索,为有关案件的查办发挥了重要作用。
法庭上,辩护人为王立军做了罪轻辩护,充分发表了辩护意见。辩护人提出,王立军自动离开美领馆,其叛逃行为应认定为犯罪中止,应减轻或免除处罚;王立军在徇私枉法中有自首行为,不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而应认定为“情节严重”,请法庭予以充分考虑。
公诉人指出,叛逃罪属于行为犯,一经实施,就属于既遂,被告人经过事先预谋,以洽谈工作为由进入美领馆,滞留馆内并书写政治避难申请,属于犯罪既遂。王立军犯叛逃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其叛逃的主要犯罪事实,属自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之规定,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被告人王立军身为公安局局长,对故意杀人重罪不履行查处的职责,在徇私枉法犯罪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犯罪应属情节特别严重。王立军后来要求重庆市公安局有关人员对薄谷开来涉嫌杀人案重建档案、调查补证、保留物证;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薄谷开来涉嫌故意杀人的问题,并提供有关证据材料,积极协助复查,为公安机关侦破该案起了重要作用,可以对徇私枉法罪酌情从轻处罚。王立军揭发了他人重大违法犯罪线索,为有关案件的查办发挥了重要作用,有重大立功表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八条之规定,依法可以减轻处罚。
(三)
王立军案举世关注。从侦查、起诉到开庭审理,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办案。
在侦查阶段,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安全局、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检察院和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分别制定了周密的侦查讯(询)问方案,调查了相关当事人和大量知情人,掌握核实了大量证据,并依法告知王立军有权委托律师。
在审查批捕、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收集、形成的证据等全部案件材料及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审查,多次提出补充侦查意见,并及时向犯罪嫌疑人送达了权利义务告知书,依法告知其有权委托辩护人。王立军自行委托的律师依法查阅、摘抄、复制了案卷材料。
案件提起公诉后,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向被告人及时送达了起诉书副本,依法对开庭时间、地点予以公告,并向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分别送达了开庭传票和出庭通知,依法告知了相关诉讼权利,依法保障了辩护人查阅、摘抄、复制案卷材料和会见被告人等权利。
庭审前,王立军的辩护律师15次会见了被告人。王立军的辩护人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沈阳分所律师王蕴采当庭表示,开庭前我们多次会见了被告人,查阅了案卷。
参加旁听的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辜明安表示,庭审中,控辩双方充分举证质证,法庭认真听取了检方的公诉意见和辩方的辩护意见,充分体现了控辩平等的司法理念,维护了法律的尊严。
来自成都市成华区桃源社区的居民吴群芳在庭审后说,通过庭审,我们了解了王立军案件的来龙去脉。相信法律的天平是公平的,我们期待人民法院的公正判决。(完)
级别: 侠客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09-21
薄熙来给了王立军耳光

一、决裂之路
与薄谷开来案一样,宣传官员们决定在庭审消息公布次日发出王立军案情描述,上次的主题是“法律的尊严不容践踏”,这次叫做“在法律的天平上”。
与前天下午相同,凤凰网一度将这则新华社长稿放在首页顶端,并附加“王立军在法庭最后陈述:我知罪、认罪、悔罪”和“薄谷开来向王立军讲述杀人经过,王立军进行秘密录音”的两排标题,但未几即撤回下方位置。不过,此时,在微博论坛上,这则稿件已被诸多媒体及个人绕过持续近一年的敏感词设置而热烈转发,文中关键描述更是被细细咀嚼。
除了感叹“当初的谣言全部是真的”,关注者集中讨论“一记耳光”,认为这表明中共高官薄熙来视下属如“家奴”,但“历史有时候会在一记耳光中改变”。根据稿件中所引证言,“2012年1月28日,王立军向当时的重庆市委主要负责人反映薄谷开来在‘11·15’案件中有重大作案嫌疑,29日上午受到其怒斥,并被打了耳光。当时在场的郭维国在讯问笔录中称:‘打了王立军,这个矛盾就公开化了。’”
央视在口播稿件摘要时的解说词只有“受到其怒斥”,略去了“耳光”一节。不过,市场化媒体最为用力的却正包括此点。今晨,老牌门户新浪使用仅次于钓鱼岛专题的位置刊发《王立军案件庭审及案情始末披露》,并摘编“薄谷开来毒杀伍德后在住处向王立军讲述了经过,王进行秘密录音”、“王立军薄谷开来决裂之路:被市委领导打耳光后矛盾公开”为要点——这也是今日各地都市报的典型处理方式,面对这个有诸多“亮点”的稿件素材,编辑们就算不能以此为头条,但总可以用小标题条分缕析。
东方早报提炼的重点是“王立军秘密录音扳倒薄谷开来”、“王立军曾收受徐明285万贿赂”;都市快报选取“王立军:我知罪认罪悔罪,希望通过审判消除在国际国内所造成的严重影响”、“矛盾公开化:时任重庆市委主要负责人打了王立军耳光”以及“王立军在美领事馆书写了政治避难申请”;新京报将王捕头和薄夫人头像分列“决裂之路”时间轴两端,并发掘出“回避案件避免得罪薄谷开来“和“拒见薄之子引发矛盾”的脉络。
在昔日薄书记辖地,重庆市委机关报和重庆晨报、重庆商报向人民日报学习,原样刊用通稿,最多放大“徇私枉法”、“矛盾产生”、“私自出走”、“揭露案情”、“牵出他罪”、“检举立功”的小标题。但重庆时报有所创造,以“薄谷开来讲述杀害尼尔.伍德经过,王立军秘密录音”为封面标题,附上“尸体火化后,王立军电话告知说了8个字:化作青烟,驾鹤西去’”的情节;重庆晚报则把看点设定为王立军那句“对不起,真的对不起,让你们失望了”的最后陈述,以及他“如果不牵涉到薄谷开来,早就查清了”的供词。
“环球时报:王立军若不叛逃无力捅破此事,事件必成政改动力”——搜狐概括的这个文章主旨,一定不如新浪引用《王立军案,正义是最后一个图章》原题更能让胡锡进总编满意。这份报纸当仁不让地继续在此描述正义确定性:“王立军案的大量细节昨天被官方公布,相信很多国人读后深受触动……笑到最后的才是胜利者,而这一次笑到最后的显然是司法正义……正义无处不在,它尤其在看似各种权力可以绝对主导一切的地方存在着,不仅王立军案,中国很多有权有势者的最终落马都验证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一社会深层逻辑和规律。”
说起来,环球网自荐时的摘要也是“他曾是打黑英雄,扒开来却不堪入目,如不是叛逃美领馆,似乎一时没有力量捅破它”,不过,在质问了“谁给了公安局长这样的权力?王立军这样滥用职权究竟是极端个案,还是他拥有代表性?”之后,这篇社评更要表达期待:“王立军案是一个丑闻,它7个多月以来的披露过程,证明了中国社会的透明化正在呈现不可阻挡之势……这件事一定会成为进一步加强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王立军案再次警示了限制权力,防止徇私枉法的迫切……人们有困惑,但也在心底深处多了份国家在前进、官再大的人胡来也要出事遭报应的信念或潜意识。”
没有中共中央机关报子报高呼“中国是‘人民共和国’”的气魄,第一财经日报是长叹一声《阳光能让所有人都轻松》:“位高权重的人会有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矛盾、纠结、无奈和身不由己呢?这是笔者读完新华社昨日电稿《在法律的天平上——王立军案件庭审及案情始末》之后想到的一个问题。由人民所赋予的神圣的公共权力,被他们在人们很难看到的铁幕之后滥用。权力给了他们胡作非为、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的‘自由’,但最终也带给他们无尽的困扰、束缚和祸患。这样的权力真是太沉重!”
除了这两篇感想外,也确实很难再在今日中国正式出版物上找到相关评论了,腾讯四处搜罗,只能带来一份通过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表的《王立军“四罪并罚”彰显法治精神》。作者倪洋军是在昨天上午通过这个人民网下属频道宣布:“王立军案以及牵扯出的其他案件,是中国发展大局中的偶然事件。在‘法治精神’的指引下,任何问题和事件不会影响中国对改革开放路线的坚决坚持以及对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坚定坚守。这一系列案件的依法处理,是党和国家的一次‘刮骨疗毒’,丝毫不影响社会的稳定,不影响民众对党和国家信任。因此,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即将召开的十八大,必将引领全党和全国人民继续沿着法治道路不断前进。”

二、两记耳光
其实,胡锡进也有疑虑,他截止今晨留在个人微博上的最后一句话是昨日9时52分所写:“眼看快到十一了,大会什么时候开?这是全党的大事,也是全国人民的大事。我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非常关心大会哪天召开,我想所有党员和全国公众也很关心,很想了解。希望我们的这一愿望得到尊重。有关大会的事情应多向公众及时通报。”
而对胡总编常持批判态度的赵楚,同样是在热烈阐述着“看不见的云端里的最高政治”。自一周前被禁止微博发言,这位专攻国际问题的专栏作家昨天归来,几乎是在以报复性的高频率大声疾呼:“如果你们去翻翻11日之前我在网络和各种媒体的各种发言,你们不应该对后来事态那么吃惊。”
在赵楚看来,过去一周里的反日游行出现“义和团”之势,并不出乎意料——“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此次事件的严重性和历史标志性意义...有人要直接否定所谓改革开放路线,重开冷战,并借重开新冷战重塑内部大政。”甚至,他不惜公开批评学者崔卫平“即使是官方允许释放的,即使出现了那么丑陋的表现,但是也不能抹杀所有人的爱国热情”之论:“貌似永远正确,其实是精致的五毛言论,说白了,是借半自我开解、半谄媚掩饰内心的恐慌。”
的确,在过去10天里,伴随着轰轰烈烈的街头局势,对政治势力幕后较量的推测从未断绝,一些自由派知识分子认定那些举着毛泽东画像的游行者正是受极左势力指使,是怀念薄熙来的“暗黑势力”试图卷土重来。
巧合的是,就在揣摩王立军挨的那记耳光时,人们发现,居然还有另一记耳光响起。壹读杂志主编林楚方不禁要感叹:“今天最大新闻是‘一个耳光’,感谢那个耳光,没那一耳光,不知得多少人,挨韩德强经济学家那种耳光了。”
韩德强正是在“9.18”游行队伍中掌掴老人。昨天上午,随着打人现场视频和图片的流传,开始有人指控动手者正是这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左派网站乌有之乡代表人物。
韩教授的盟友、前空军航空兵部队飞行员郭松民在昨天午后通过微博代其发布了声明,《我为什么打这个汉奸》。根据此中描述,韩德强是在18日下午4点多加入到了河北固安县的一支五、六百人的游行队伍中,“农民兄弟们打着毛主席的画像,一遍遍地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毛主席万岁’、‘誓死保卫钓鱼岛’,我非常感动。刚游行结束,又见到两个青年人举着一幅床单,上书‘毛主席,我们想念您’,我驻足与他们交流。就在此时,就听到一个刺耳的声音:‘想个屁!’回头一看,是个老头。正在诧异,这个老头就开始喋喋不休地用咒骂毛主席。我大声说:你骂主席,你就是个汉奸!你就是日本人的内应!他不理,继续用污言哕语诅咒。我就上去给了他一个耳光!他回手打落了我的眼镜,我的左眉角也被他打出血。旁边人就把我们劝开了。后来,我陪着那两个青年人继续往日本大使馆方向游行,这个汉奸还在队伍里继续诅咒,被我看到,我又上去扇了他一记耳光。他想还手,被周围的人拦住了。”
根据这份据信来自韩教授的自述,在遭遇网络批评后他仍毫无悔意:“我一向反对打人,一向主张和平说理。但是,遇到不讲理的人,遇到造谣、诽谤、污蔑开国领袖,破坏中国人民团结,给日本当汉奸的人,我忍无可忍,不能再忍!宁可为此被拘留,也不能让这等汉奸放肆、猖獗……在群情激愤声讨小日本、想念毛主席的游行队伍中,不容许出现这种明目张胆的汉奸言论。今后如果在游行队伍中遇到这样的汉奸,该出手是我还会出手!犯了法的,我认罪伏法,但绝不认错。”
这份声明当然不能让他的论战对手满意,除了因为“河北固安县的一支五、六百人的游行队伍”引发对组织者身份的猜测外,甚至更激化了愤怒情绪。任志强、潘石屹等在微博中拥有极大影响力的名人均对“打老人耳光”表示谴责,而类似老榕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遭遇“平时为打吴法天叫好、为打砸政府办公楼叫好,如今却大声反对反日游行中的打砸行为”之诘问后,就更需要这个来自对方阵营的暴力典型了。
新京报今晨即已刊发作者评论,《大学教授搧老人耳光,令人错愕》:“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有相当影响力的知识分子,韩德强仅仅因对政治问题的看法不同,就对八旬老人大打出手,并在事后坚称‘绝不认错’,这种粗鲁暴戾的行为和‘死硬到底’的态度,令人错愕不已……仅仅因为意见不同,就指责别人为“汉奸”,是一种粗暴的逻辑。未经法律审判,一个公民没有权利随便指责另一个公民为“汉奸”,更不消说因为对方的言论而对其进行暴力行为。韩德强此举,实际上已经突破社会底线、人伦底线。”
这篇来自媒体人李端的文章不仅得到搜狐和凤凰网重点推荐,更是为腾讯创造了在要闻区集合网帖发布《教授游行时掌掴老人,称其“侮辱毛主席”》的必要条件。
其实,比起新京报祭出“理性爱国”的大旗,远在深圳的晶报更是不加遮掩,允许李鸿文直接斥责“那些刺眼的文革符号”:“在各地民众表达爱国情感时,一些人浑水摸鱼,趁机打出了文革的图腾。当然,在一个正常的社会,这些人也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可是,这样的吁求既没有经过申请、备案程序,偏离了游行的主题,更赤裸裸地展现出暴力的一面。”
倒也真是不辜负“独唱团”的栏目名称,这篇《做公民是需要学习的》在描述“一位老人因对一些人打出的为文革招魂的口号提出不同意见,就遭到一些人的野蛮殴打”之事后,即斥韩德强为暴徒:“文革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这一点中央早有定论,可一些人在国家有难时趁机展现文革符号,突出个人崇拜,这些人不是爱国,而是害国;这样的人也不是正常的言论表达,而是在以身示范文革那一套破坏法治和漠视人权。这样的行为理应被及时制止,遗憾的是,现场维护秩序的执法者只是充当了和事佬,所谓的‘息事宁人’,不过是纵容了暴行。”
而后,这位晶报评论部主任更要借专栏为赵楚等友人鸣冤:“一边是对野蛮暴行的纵容,一边却屏蔽理性的声音,这是另一种‘出轨’。在传统媒体发出呼吁之前,网络上就出现了批评和检讨的声音,提醒人们警惕文革逆流,可这些声音竟然被网络管理者关进了‘黑屋子’,这样的逆向管理思维,导致文革残余以‘爱国’为名,自赋其肆意将异己者定性为‘汉奸’、‘卖国贼’的特权。”
本就势不两立,何惧把话挑明?在中国互联网上,对毛泽东的评价是区分左派右派最简便的方法,前者赞其为救星,后者贬其为暴君。不过,虽然中国官方媒体如今也已不太会直接采用前一种说法,但后一种更是绝无可能被允许公开宣讲。
所以,既然对手知道如何运用“中央早有定论”的话术,司马南又怎么会忘记先说一句“开国领袖的功过是非有历史公论”?环球时报责无旁贷,为左派意见领袖提供发言平台,《舆论不必聚焦“教授打人”》。
在“就事论事”地承认“韩教授对一位老人拔拳相向,这肯定是不对的”之后,这位薄熙来、王立军昔日座上宾要向那些嘲笑毛泽东者开火:“目前互联网上的一些舆论对中国开国领袖的抹黑、歪曲甚至造谣,已经超越了一个民族独立、尊严及世俗标准的基本底线。很难想像,美国、英国、日本会像中国这样恣意地否定本国元勋。尤其在外部压力面前,那样的行为更令人心寒。如果任由这种逻辑蔓延,势必会引发更多的社会分裂,破坏中国社会的凝聚力与基本价值理念。”
但司马南更明白“不可恋战”的道理,正如标题所言,他要把公众注意力转移向另一个焦点:“目前恐怕不是争论韩教授与老人谁对谁错的时候。因为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的共同敌人是占我岛屿,侵我主权,对历史上屠杀中国人的暴行拒不认账、拒不忏悔,反而不断修改历史教科书,试图恢复军国主义的日本右翼势力及其背后的支持者。在游行队伍,韩德强教授与那位老先生的行为恐怕都是一念之差的个人选择。在此,我强烈建议,社会舆论不要在韩教授与那位老先生情绪化冲突之间浪费太多精力,也不必掉转矛头对准任何一方。”
对公知们来说,这些“五毛”之论当然不值一辩。而事实上,也确实有足够多的左派拥趸站在韩德强这边,高呼“打得好”,他们就像网易调查数据中那31%的为打砸抢“振奋”的民众一样,是不可忽视的现实存在,甚至都不能算作极少数。
司马平邦微博质问“骂毛主席挨韩德强打,是幸运的,想让毛主席亲自动手不成?”;张宏良为“毛主席再次回到祖国大地”而兴奋,宣布“支持韩德强的正义之举,一定要查清肇事者的幕后指使者,坚决惩办汉奸”:“在群众集会那样一个特定场合咒骂毛主席,比之在教堂咒骂耶稣,在寺庙咒骂释迦摩尼还要更加罪恶,更加具有挑衅性……应该找出那个咒骂毛主席的肇事者,看看幕后指使他的是什么人,究竟是美日敌对势力,还是国内汉奸势力?最近国内许多领域的富豪都发表声明妖魔化爱国游行,中国富人集团整个行动起来了,他们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妖魔化游行,而是图谋整个中国动乱和混战,为美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创造条件。”
“美帝国主义”在华头目骆家辉倒也确实受到了袭击。通过昨日中国外交部答问,这个原本限于网络流传的消息得到证实,即“美国驻华大使的座车昨天在北京遭遇抗议人群,座车轻微受损”。环球网今晨提供了来自骆大使的表态,并获门户推介:“北京警方迅速处理了此事,他没有感到危险,中国针对日本使馆的游行活动也没有让相邻的美国使馆感到‘危险’,北京治安有序。”
在转发另一篇来自环球时报的社
恐怕,这篇原题“180多地和平抗议,给理性一次掌声”的文章作者想讲的重点并非这个,而是也要反击上周末以来公知们对爱国热情的“污蔑”:“极少数借机发泄对社会不满的打砸分子混入反日游行队伍很难控制,但他们的行为在中国社会不受欢迎是绝对的……怎么批判街头打砸行为都不过分,但舆论应当有能力把打砸分子同依法示威的广大民众区分开来。混淆二者是对依法自发游行者的不尊重,是对他们的爱国热情泼冷水……要绝对避免在大规模游行示威中夹杂少数打砸行为,世界各国都挺难的……我们反对的是不应因为出了个别暴力,就把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看扁,认为中国在世界上‘特别的坏’,甚至由此反推是国家保卫钓鱼岛‘煽动’了民意,整个保钓运动都是‘错的’。”
虽然没有像孔庆东们那样直接使用“汉奸”之称,但这篇文章还是来了一句“真不知道假如历史可以倒流回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些人会在那个受尽外辱且乱世纷纷的中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所谓“这些人”,正是指那些“妄自菲薄,看自己国家的笑话,在中日为领土对抗的时候拆我们自己的台”的当代知识分子:“近日一些网络名人和个别媒体将批评打砸行为引申为对‘幕后指使者’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批判,实际上这是他们树立了一个虚假靶子。他们以此彰显自己的‘普世价值’情怀,将自己置于俯视中日领土冲突的高高在上位置。他们嘲笑游行示威者是‘一群脑残’。出了几个打砸的坏分子,他们宣称那几个坏人‘代表中国’。在他们看来,强硬反制日本在把整个中国‘搞疯’。”
评时,五大门户的编辑们都觉得其中的数据可能比观点更重要,即“媒体称180余城市发生反日示威”。
仅从“不必为打砸抢烧过分悲观”的视角来看,腾讯今天倒是响应了环球时报之论,即《不必为“不理性反日”过分悲观》。按照本期今日话题所分析,此次游行示威背后蕴含两种基本极端意识,一是“踏平东京”“核爆日本”背后的冷战思维,仇恨意识和战争情绪,二是鼓吹阶级对立、渲染仇恨、鼓吹暴力的极左“文革思维”,但“对‘打砸抢烧’暴行的纠错能力又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成功”:“中国社会并没有被爱国主义中的极端分子所绑架,没有被那些借爱国运动表达‘文革诉求’的极左势力所绑架……游行时,人群中就有一些人开始制止暴力,呼吁理性爱国;‘理性爱国’成为第一关键词;警察机关等部门,开始迅速追究犯下罪行的暴徒们;包括平时一些对立冲突的群体,共同捍卫了社会底线价值,社会底线并没想象那么差,其实还是拥有共同价值观的。”
在就此宣布“一小部分极端思维,随着市场经济、公民社会、信息自由的逐步推进,其影响力只会越来越小”后,责编梁丁对“中国,只能向前走,回不去了”充满信心。所举的一个典型事例就是:“随着信息日益开放、民众意识的启蒙,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神圣性已经逐渐脱敏。更多人开始理性探讨这些问题。02年,马立诚发表对《对日关系新思维—中日民间之忧》几乎人人喊打,到今天,微博一些意见领袖譬如说连岳发表言论的尺度可比其大的多,却得到了相当多的支持。”
恰巧,搜狐今天也是在发布《全民动员,揪出暴徒》的通缉令同时,继续推介其“何为爱国主义”系列评论策划。最新一篇来自中国青年报冰点前副主编张伟,由他强调“仅将国家抽象为一个模糊不清的集体,而忽略在其中挣扎求生的人的命运,不是真正的爱国。而不喊口号,但努力让自己生活得更好,则是最朴素也最有效的爱国方式。”
张伟的前东家昨天提供了西安青年李昭在游行中的思想拐点,今天更以冰点时评《做公民,为晦暗注入亮色》来巩固成果:“‘斯世清浊,全赖我辈激扬’,社会的良性改观,需要更多的李昭,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葆有公民意识,而不是只做键盘公民,更不能做公民的敌人、公民意识的破坏者。”
不过,不论是被定义为晦暗还是激扬,在历经了整整10天的山呼海啸后,事态似乎在今天也进入了一个拐点,至少是宣传力度上的拐点——从9月11日开始,人民日报头版今天第一次没再出现钓鱼岛字样。
虽然习近平会见美国防部长时“望美方谨言慎行,望日方悬崖勒马”的表态仍是多家报章今晨头条,虽然午前门户又带来了“中国军舰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出现”的动态,但那个巨大的动员机器——央视,从昨天晚间起,就已将“新闻1+1”和“焦点访谈”的镜头从中日冲突上移开,转向聚焦湄公河惨案一年后的主犯糯康受审。

三、明月照沟渠
薄熙来一记耳光,韩德强一记耳光,公知何以安身立命?唯有继续发问。
其实,齐鲁晚报抱怨一声“曾经的热点问题似乎又回到了‘灯下黑’”倒也不打紧,可是,新华社昨天午时也来添乱,还发明一个“断头新闻”的称呼:“时间并不久远,但哈尔滨塌桥事件似乎已被遗忘,一起似乎被遗忘的还有‘表哥’杨达才、打人部长方大国等。现下,无论是微博还是传统媒体,很难再发现相关新闻。好像阳明滩大桥根本没有坍塌,杨达才们完全没有出现一样。媒体和公众的退场,使得许多舆论热点不了了之,俨然成为‘断头新闻’。”
有此号角,众人跟紧。重庆时报和现代快报所见略同,分别发表《较真舆论热点,制度不能打酱油》和《阻止“断头新闻”发酵,制度性回应是良策》的社评,后者更点明“那些地位和身份相对‘特殊’、牵涉到的背景较为‘复杂’的负面事件,一开始大张旗鼓地调查,却迟迟等不来最终结论,容易成为‘断头新闻’的主流”。
作为那句“‘断头新闻’不断侵蚀的无疑将是公众的信任”的注脚,这家由新华社在江苏主办的媒体更是“请公布塌桥事故调查专家组名单”,因为“千呼万唤之下,哈尔滨塌桥事故的调查结果终于出炉。按照事故调查组的结论,这起事故与超载有关,与交警执法不力有关,与路政巡查工作出现疏漏有关,唯一没有关系的,就是大桥本身的质量。这与当地政府和专家组在事发之后给出的初步结论完全吻合,但对公众而言,这毫无疑问是最易引发质疑的一种调查结论。新闻后面数万条跟帖,写满了‘我不相信’。”
中央喉舌大概是有未卜先知的本领,就在有关“断头新闻”的追问发布4个小时后,东北网上出现了《哈尔滨市通报“8.24”事故调查结果,直接原因系车辆超载》。根据这篇通稿,“据专家组分析意见、检测检验机构检验结论和调查组调查取证认定,三环群力高架桥鸿福路上行匝道倾覆、车辆翻落地面、人员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王志武驾驶超载货车,勘定张会波、刘国东驾驶擅自改变外形和技术数据的严重超载车辆,在121.96米的长梁体范围内同时集中靠右行驶,造成钢混叠合梁一侧偏载受力严重超载荷,从而导致倾覆。”
虽然通报中也有“道路监管方失控漏管”的间接原因描述,虽然哈尔滨本地的生活报专门在副题中标明“7名国家级知名专家分析认定”,但正如现代快报所言,在黑龙江管治之外,处处皆闻“我不信”。虽然央视评论员王志安又在微博中“逆民意而动”地批评那些一味相信“常识”的习惯性质疑者,但人民日报昨天傍晚正是以微博评论强调“事故调查要回应‘百姓常识’”:“同样是超载,为何轮胎和车架没事儿,桥却塌了;同样是大桥,为何卢沟桥承重430吨,哈尔滨高架桥却无法承受420吨?群众的常识或许未必科学,但既然是调查通报,既然为了惩前毖后,就要回应常识,而非自说自话,笼统给出‘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的结论。”
所以,相信哈尔滨的官员们也能明白,今天类似“塌桥原因仍认定车辆超载”、“哈尔滨塌桥终归罪货车超载”这样的标题看似不动声色,实则暗藏贬意,就更不用说云南信息报《不是桥不结实,不是人有问题,是车超载严重》中的嬉笑怒骂了。
都市快报的大字嘲讽是“哈尔滨塌桥事故调查结果公布,一切都是超载货车惹的祸!依法处理的只有肇事车辆相关人员”,并附加评论员徐迅雷长叹一声《果然如此》:“哈尔滨发生塌桥事故的8月24日当天,我写下评论《阴阳路VS奈何桥》,其中预言:‘接下来,基本可以敲定:大桥设计、施工都没有问题,一切都是那四辆严重超载的车惹的祸。’果然,9月19日下午,哈尔滨市政府公布了调查结果:‘经专家组调查取证,导致大桥垮塌的直接原因是4辆货车严重超载。’唉,还要害得那么多专家费那么大劲干吗,几千里之外,我一个评论员在事发当天就全说对了么!”
新京报评论员于德清质疑“桥的设计有无问题”,而京华时报更是在报道中引入“家属不认可‘交通事故’定性”、“专家认为应从设计上找原因”的声音,并发表评论《超载说难以承受塌桥疑虑之重》,强调“官方的侧重点在‘车’,而民间的注意力在‘桥’,这样的错位,引起了疑虑继续发酵。”
事实上,有多家媒体今天是英难所见略同,将“断桥通报”与“断头新闻”紧密相连,而且还顺带提起了“表哥”杨达才。
在广州,是南方都市报“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悲叹:“舆论监督天然有着明月的光环,却始终受制于沟渠,此处的沟渠,说的不是舆论监督关照所谓‘负面新闻’、社会阴暗的事实,而是说,监督作用经常得不到彰显,只能暗度陈仓,游离于‘民间舆论场’,甚至被化作‘沉没的声音’……不‘断头’的新闻才是有价值的新闻,繁荣的舆论需健全的制度作支撑,才能避免声音走向虚妄。明月走出沟渠,方是正义阳光洒满大地之时。”
在上海,是东方早报高呼“新闻不‘断头’,改革才有盼头”:“公众和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应有耐心、有韧性,努力坚持到事件水落石出;政府更要拿出诚意,不避风头、不怕麻烦,把热点新闻里爆出的问题查清楚,查彻底,及时给公众一个明白的、经得起围观的交待,并在制度上做出防范,不制造‘断头新闻’,不要企图利用公众的遗忘,因为记忆不会被清除。
在深圳,是晶报宣布“是时候再翻翻‘旧账’了”:“一纸‘清白’的工资单,果真能证明‘表哥’的清白吗?如果这个逻辑合理,则天下领工资的公职人员都必是清白无虞。诡异的是,从8月30日当地纪委公开表态‘展开调查’,到今天陕西省安监局值班室工作人员表示‘局长天天都上班’——时隔半个多月,结果看似比哈尔滨的塌桥事件还要‘难产’。”
最先提醒民众“‘表哥’正常上班”的钱江晚报此时正有预告——《大学生申请公开“表哥”工资获答复,本报记者昨连线当事大学生刘艳峰——快递或今日到达,我正坐等谜底》。

级别: 侠客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09-25
环球时报 任何人走上刑事被告席都是普通人

薄谷开来、张晓军涉嫌故意杀人一案近日已被提起公诉。由于薄谷开来是薄熙来的妻子,此案备受关注。这一案件的依法审理,将会加强中国人对法治的信心。
  薄谷开来的特殊身份,以及此案同薄熙来问题的关系,在中国现有国情下很容易引来漫无边际的猜想。此案的社会心理背景以及潜在舆论环境会较复杂,而且会在审理案件的全过程中挥之不去。
  依法审理、依法判决应是处理此案所遵循的唯一原则。此案的最终结果无论会不会有什么其他现实影响,法官们都应做到对法律的忠诚,心无旁骛。
  这是对法官们忠诚法律精神的一次考验,他们的审理和判决必须经得住考验,必须对得起他们的良心。
  薄谷开来以如此特殊的身份涉嫌杀人,是中国司法从未经历过的案件。它是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一次特殊检验,也是在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激烈竞争时,对公众理性分辨力的一次磨练。
  司法部门应对薄谷开来案件的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保证人们对案情的了解始终与事实相对应。这一点做得越好,审理此案对中国法治建设的正推动效果就越大。
  审理薄谷开来案件是法律尊严在中国不断巩固途中的一个标志性节点,它迄今向社会传达的最大信息是,谁也不能恣意妄为,尤其是不能伤害他人的性命,无论什么样的地位和权力都不能保护一个人不受惩罚地做例外。
  在很多信息叠加在一起的时候,人们应当有一个大的判断:中国的进步是综合的,随着中国的经济、社会治理以及舆论开放都向前走了很远,任何事件———无论它有多“重要”———的解决环境都已发生深刻变化。一些被联想的重要“潜规则”事实上在今天已经毫无根基。
  尽管法院也不断成为批评的对象,但法律越来越成为社会公平的最大保障。今天众目睽睽的案子如果搞蓄意司法不公渐渐不可思议,它的巨大风险正使其变为不可能。因此相信法院对重大案件的判决,比相信任何其他分析和传言都要可靠得多。
  这几年中国各地法院已经有过许多“敏感判决”的经历,过去几次是互联网的大量议论,这一次是各种“猜想”,从舆论压力的角度看,它们的性质有类似之处。我们相信,虽然薄谷开来案件“更特殊”,但法院能做出公正的判决,不辜负这个时代的期望。
  薄谷开来案是刑事案件,社会把它作为刑事案件去看,这是将法治变成习惯的一次体验过程。任何人站到刑事被告席上都是普通人,中国社会需要这样的平常心。
  改革开放的中国今后还会遇到各种突发事,它们的每一次依法处理都是积累,在事实上和人们的心理上逐渐促成法治社会的成熟。
级别: 侠客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09-25
德新社 昔日的“打黑英雄”成为叛逃者

根据新华社周三报道,王立军因为徇私枉法、叛逃、滥用职权、受贿案,已由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向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提起公诉。正式开审日期尚未公布。

  王立军今年年初进入美国驻成都领事馆引出一系列政治丑闻,成为薄熙来在三月垮台的导火线。薄熙来的妻子谷开来八月因为谋杀英国商人海伍德遭判处死缓。

  新华社报道称,王立军明知谷开来有杀害尼尔·伍德的重大嫌疑,却"违背职责、徇私枉法,以使谷开来不受刑事追究",如果这则丑闻后来没有遭到揭发,便永远不会大白天下。

  王立军因为担忧自己有生命危险,于二月逃入成都美国领事馆,引起中美之间的外交危机。他在滞留一天后离开领事馆,随后立即被有关单位带走。

  这个尴尬的插曲正是薄熙来仕途走到尽头的开端。“中共八大元老”薄一波之子、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因为复兴革命价值观被看作是左派的代表人物。在丑闻揭穿后,薄熙来已无缘中国最高权力核心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职务。

  薄熙来倒台后,共产党指控其违犯党纪,目前可能受到监视居住。薄熙来丑闻明显引出共产党领导阶层的严重分歧,打乱十八大权力交接前的准备工作。
级别: 侠客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9-25
纽约时报 理解中国人的心愿

当中国正在为下个月的领导人换届做准备时,眼前的问题却越来越多:经济增长减速、薄熙来事件所产生的负面政治影响,还有各种威胁稳定的有社会问题。这个国家的领导者发现,想了解普通老百姓真正的想法并非易事。

  四年来,我一直在尝试解答这个问题。作为一名客座教授,我在重庆这座烟雾缭绕的大型工业城市来来往往。好几个月的时间里,我在没有外国人的社区里教课、做研究。在这里,国营工厂关了门,简陋的住宅区里住着失去土地的农民。

  我想弄清楚,老百姓到底在想些什么。他们彼此之间都谈论些什么呢?为了寻找答案,2007年,在得到当局许可的情况下,我树立了一些树形的布告板,它们和道教、佛教,还有儒家庙宇里的“许愿树”非常相似,人们会把自己的秘密心愿写在纸条上,再把纸条系到“许愿树”的树枝上,希望风把自己的祷告送上天堂。重庆市民在我那些“树”的树枝上系了好几百张叶子形状的字条。

  他们的愿望和担心都很坦白、很真诚,同时也令人吃惊:他们已经不再乐观,都在渴求安全感、都希望解除心里的焦虑。对于那些失去了工作或土地的人来说,收入是首要的担忧。养老金和社会福利基本上不存在,人们还得为支付教育费用而苦苦挣扎。他们治不起病;诊所和医院都要求患者提前支付医疗费用。一旦患上某种严重疾病,整个家庭就有可能面临经济破产。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把家庭生活从快乐的源泉变成了焦虑的来源。现在的父母们只有一次机会,让子女们获得成功,并在自己年老的时候赡养自己。独生子女背负着父辈和祖辈的期望,沉重得难以负担。

  总而言之,身体上的饥饿感减轻的同时,精神上的饥饿感又攫住了中国人。焦虑和憎恶让人们变得内向;一种混沌状态,即认为生命缺乏意义的百无聊赖之感啃噬着每个中国人。

  20世纪80年代晚期,邓小平的改革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结束了文化大革命那种骇人的混乱局面。几乎每个人都认为,情况已经开始好转。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进一步改革浪潮中,工厂纷纷关闭、农田纷纷消失,给很多老百姓带来了新的巨大恐慌。

  二战时期曾是中国首都的重庆,吞食了周边地区的很多农业用地。作为补偿,失地农民只得到了一套狭窄的住房和少量的现金。“我是一个社会底层的市民,”有个人在我的许愿树上写道。“我们想惩罚那些夺走我们土地的人。”

  另一个社区建在一个业已关闭的大型轮胎厂附近,那里有个人系上了这样一张字条:“工厂倒闭的时候,我的工龄和年龄都跟退休年龄只差一年。我工作了29年。他们把工厂关了,可我的女儿还在上大学,我的生活该怎么办?”

  来自同一社区的一个老妇人揉着胃部告诉我:“我的女儿远在广东。我病了,得这个肿瘤已经很久了。我想应该是癌症吧。我看不起医生,也没有告诉女儿。我不想毁了她的生活。”独生子女政策意味着,一个家庭只能靠“独苗”来繁衍后代。如此一来,因为中国扭曲的性别比例(每六个男性对应五个女性),很多男士都找不到太太。在这样一个非常重男轻女的文化中,准父母们为了筛选婴儿的性别,经常使用超声波,或者终止妊娠。出于对未来的恐惧,就连还在上学的男孩都会为婚姻感到担心。

  一名11岁的男孩拥有毋庸置疑的雄心壮志,说自己想领导一支飞虎队(中国对特警队的称呼);一名12岁的男孩则想成为一名“亿万富翁”。不过,两人都担心将来找不到老婆。相比之下,年轻的女性可以挑挑拣拣,还可以公开表示她们只愿意嫁给有钱人。

  我把人们的焦虑转告给了那些允许我立起许愿树的官员。这些抱有官僚主义心态的官员却认为,这些报告只是社会紧张形势的早期预警,并不是需要应对的社会苦难。

  许多人开始从道教或佛教传统、基督教或新兴宗教及教派当中寻找安慰。刻毒的反日民族主义情绪不断上升,尤其是在像重庆这样曾在二战时期成为主要轰炸目标的城市。卖淫、赌博和自杀的情况也不断增加。

  在寻找原有安全感的过程当中,普通大众开始再一次热烈地谈论孔子。有钱人将孩子送到学校去学习这位哲人的“大同”思想,中国也在世界各地建起了几百所孔子学院。2011年1月, 一座大型孔子雕像在没有事前通知的情况下出现在了天安门广场附近。三个月之后,孔子雕像突然消失,公众没有得到任何解释;显而易见,在北京的中心地带安放孔子的雕像是一种过火的举动。这个事件很好地体现了有关中国未来的真实战争。这不是共产主义和西方社会模式之间的争论,而是一场搜寻,搜寻的目标是中国精神,以及已被扭曲的时代精神的替代品。

  成为重庆市委书记之后,现已下台的领导人薄熙来立即带头开展了打黑行动和反腐行动。薄熙来试图缓解经济适用房短缺的情况,同时改善那些来到城市的贫穷农民工的生活。他还发起了一场毛式运动,鼓励大家唱“红歌”,并给几百万人发送含有毛泽东语录的手机短信。这些宣传活动旨在赢取北京强硬派的支持,普通人对此的态度却颇为嘲讽。我认识的大多数人都只是笑一笑、耸耸肩。

  然而,当薄熙来的手下的公安局长到美国驻成都领事馆寻求庇护时,薄熙来的高调运动终于土崩瓦解并且控诉他凌驾于法律之上。

  中国由出口带动的经济繁荣正在逐渐衰落。潜在的经济刺激计划有可能事与愿违,使国有银行被不良贷款拖垮。裙带资本主义和腐败风气十分盛行。贫富两极分化的局面,以及公众对官僚作风的诸多怨恨,全都在为社会不满推波助澜。

  我那些许愿树上的突出焦虑——独生子女政策、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医疗保健、教育费用以及失业问题——很难解除。

  北京需要更加坦然地面对越来越分散的权力,但地方政府腐败无能的现象实在是太过普遍。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剩下的选择只有两种:绝望,或者表示异议。

  杰勒德·莱莫斯(Gerard Lemos)是城市和住房政策专家,于2006年到2010年间在重庆工商大学担任客座教授,著有《中国梦的结束:为什么中国人害怕未来》(The End of the Chinese Dream: Why Chinese People Fear the Future)一书。
级别: 侠客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09-25
纽约时报 王立军叛逃前与薄熙来矛盾激化

中国政府于(上)周三发布了一份关于前重庆市公安局局长王立军审判过程的官方报告,报告内容主要是指控被免职的官员薄熙来曾试图掩盖其妻杀害英国商人的犯罪事实。

  这份报告由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发布。报告称,今年1月28日,王立军向薄熙来反映他的妻子谷开来有杀害商人尼尔·海伍德(Neil Heywood)的重大作案嫌疑。报告还说,次日上午,时任重庆市委书记的薄熙来怒斥王立军,并扇了他耳光。重庆是中国西南重镇。

  今年2月6日,52岁的王立军逃到了重庆附近城市成都的美国领事馆,并告诉领事馆外交官员有关海伍德被害的情况,从而引发了当代中国最大的政治丑闻。王立军的审判于周一和周二在成都进行,中国政府在王立军审判的官方报告中提到了上述事件,这是迄今为止最明确的信号,说明薄熙来将可能面临为妻子掩盖杀人事实的指控。3月份,薄熙来被免去市委书记之职,4月,他又被停止了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职务。然而在此之前,一直没有明确迹象显示中国共产党究竟会如何处理薄熙来;分析人士曾认为,薄熙来可能不会面临犯罪指控,而可能被按照违反党纪处理。

  王立军案的报告表明,薄熙来所面临的处分可能会比一些人预期的更加严厉。新华社的报告中未曾提及薄熙来的名字,但却用下面的语句对王立军讲述海伍德被害事件的对象进行了描述——“当时的重庆市委主要负责人”,这明显指的是薄熙来。

  薄熙来是中共历史上一位重要领导人的儿子,是这次政治丑闻中还未接受审判的一个主要人物。谷开来(新华社报告中称薄谷开来)上个月因为杀害海伍德被判处死缓,面临终身监禁。新华社的报告还说,王立军在美国领事馆逗留的33个小时期间提出了庇护申请。而美国官员则表示,王立军并未申请庇护,他是自愿离开的;一名官员说,不存在政治庇护的正式书面申请。美国官员称,王立军在和北京方面通话后,在中国国家安全部门工作人员的陪护下离开。

  在本周的审判中,王立军面临着四项指控:叛逃、滥用职权、受贿和徇私枉法。

  控方表示,王立军徇私枉法的主要表现是,他企图通过掩盖海伍德谋杀案来庇护谷开来。官方报道称,王立军与谷开来曾于2011年11月12日进行商讨,试图以海伍德涉嫌毒品犯罪为由对其进行拘留。报道指出,谷开来在第二天投毒杀害了海伍德。11月14日,谷开来在自己住处当面向王立军讲述了其杀害海伍德的具体经过,王立军进行了秘密录音。

  报道称,谷开来在证词中说王立军最初答应帮她掩盖罪行。报道中提到,谷开来说,“他让我不要再去想这件事,今后这事和我无关了。”

  11月15日,海伍德被发现死于重庆的一家酒店后,王立军特别指派警官郭维国负责该案的办理,并要求已到案发现场的另一位警官返回单位。第二天上午,四名警官——郭维国和其他三人——同意报告称海伍德系酒后猝死。报道称,王立军未提出异议。上个月,这四名警官因包庇谷开来而受到审判,他们都被定罪。

  报道称,11月17日,王立军将海伍德所住酒店的监控录像交给谷开来。这份数字录像显示,谷开来是最后一个离开海伍德房间的人。

  王立军在证词中解释了他包庇谷开来的原因。 “到重庆以后,我就经常去薄谷开来家,”他说,“我觉得薄谷开来对我挺不错的。”

  新华社的报道没有说王立军为什么决定利用海伍德谋杀案来对抗薄熙来。但王立军在1月29日被薄熙来打了耳光之后,就派他的三名亲信重新收集海伍德谋杀案的证据。报道称,他指示这几名警官将证据分开保管在不同地方。王立军在被带到北京后,写信给其中一名警官,让他将海伍德的血液样本交给调查人员。报道还具体陈述了王立军受贿的情况。报道指出,2009年,与薄熙来家关系密切的企业大亨徐明曾送给王立军位于北京的两套房产,价值超过45万美元。报道称,2009年7月,王立军应徐明的要求释放三名羁押人员。报道称,商人于俊世曾为王立军支付重庆别墅将近3.2万美元的租金。作为回报,王立军释放了一名羁押人员。于俊世曾经是一名军事情报官员,为薄熙来家做沟通协调工作。

  王立军的辩护律师王蕴采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新华社的报道基本准确地描述了庭审中提到的案件始末。但她声称,王立军没有接受徐明和于俊世的贿赂。她表示,是谷开来通过这两人安排了给予王立军的好处。
级别: 侠客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09-25
大公网 “后王立军”时代的重庆警察故事

2012年9月18日,日军全面侵华81周年纪念日。早些时候,中日之间的岛屿争议持续升温,酝酿已久的公众情绪在这天达到了高潮,“爱国反日”蔚然成风。北京的日本大使馆前,群情激愤、人头攒动。81年前9月18日的事件拉开一件大事的序幕;81年后9月18日,远在北京2000公里外的成都,一个人的命运则几近尘埃落定,他就是王立军。

  盛极而衰 休假式疗养

  9月18日,在众人被“反日示威”吊足兴致时,王立军的命运将在成都“了结”。自2月出走成都后,王立军已近半年没有在公开场合露面。通过央视的画面看,王立军的变化并不是太大,“彪子”王立军依旧带着固有的高傲。这位被朋友形容为“特别钟情于‘戏剧化’的情节,对付几个走私犯也会兴师动众,也会身穿黑风衣跳到汽车上先冲着天空发射一梭子弹”的人(周力军语),以戏剧化的方式完结了自己。

   “我心里很清楚,我就是当官的嘴里一块口香糖,嚼得没味儿的时候吧唧吐地上,指不定粘在谁的鞋底子下”,王立军和他的朋友(周力军)在抚顺的澡堂子里泡澡时如是说道。他真的成了一块被黏在鞋底的口香糖,顺道也“粘”下一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站在今天看,2012年2月2日可被看做重庆警界“后王立军”时代的起点。当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微博称,近日重庆市委决定,王立军同志不再兼任市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以副市长身份分管科教工作。从那一天开始,一切已经为一种模式的终结和一群人仕途盛极而衰埋下了伏笔。据相关消息人士透露,早在重划分管工作前,王立军已经感到了自己所面临的危机。自1984年后,王立军的首次脱警只不过是让事态更进一步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即便如此,王立军依旧故作淡定。

  “‘这是正常的工作调整。’对于网上关于他工作变动的大量猜测,王立军哈哈大笑,称自己并不知情。他语气平淡地询问南方周末记者,这些网络传闻‘是哪里看到的’”,《南方周末》的报道如此写道。

  2月6日的报道,王立军到市教委、重庆师范大学调研。这是王立军在重庆的最后亮相。

  2月8日上午,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消息:“据悉,王立军副市长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身体严重不适,经同意,现正在接受休假式的治疗。”“休假式治疗”一时成为网络上的热词。暧昧的说词让人们对这位“打黑英雄”的命运萌生几分不安的猜测。

  然而,表面的平静是难掩饰吊诡的事实。2012年2月7日在重庆发生的“惊变”早已借着网络传播开来。“70辆警车奔赴成都”等耸动的流言甚嚣尘上。事实上,自2月6日,王立军就借故进入了美国驻成都领事馆。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纽兰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应媒体提问时表示,这次进入领事馆是王立军早有安排的。“王立军是以重庆市副市长的身份,前往美国驻成都总领馆与美方会面,这次会面是提前预约好的”,纽兰回答道。

  王立军进入领事馆的消息,是在7日中午被重庆和成都的警方获知的,消息来自北京。随后双方一系列的活动,打开了封闭消息的缺口,也就有了微博上的风闻。

  2月8日,王立军于凌晨离开美国领事馆,美方的称之为“出于他的自愿”。8日稍晚,他被送上飞机带往北京。2月9日,王立军被移交中央纪委接受审查。同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王立军造访美国领事馆是一次“孤立事件”,而且“这个问题已经平静地获得解决”。3月9日,在拥挤的“两会”重庆代表团开放日上,薄熙来说:“重庆的政法队伍,百姓是基本满意和拥护的,我也充满信心!绝不能因为个别人、个别事的发生,就否了大家的功绩。”

  3月15日,重庆代表团返回重庆,人们没有看到薄熙来的身影。

  3月16日,打开山城党委机关报《重庆日报》的版面,一个新的重庆扑面而来。

  重庆变化 寻不见的王立军

  重庆的人事变动发生在15日早上。10时整,新华社发布了消息:“日前,中共中央决定:张德江同志兼任重庆市委委员、常委、书记;薄熙来同志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当晚的重庆卫视,播放了重庆市召开领导干部大会的画面。这条新闻让饱受收视率下降困扰的重庆卫视,为之一振。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亲自参加了这次干部大会,这是一般省份人事变动所没有的待遇。李源潮说:“王立军私自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滞留事件,性质严重,影响恶劣。中央十分重视对王立军事件的调查。这次重庆市委主要领导的调整,是鉴于王立军事件造成的严重政治影响,中央从当前的形势和大局出发,经过慎重研究决定的。”

  与人事变动的轰轰烈烈相比,还有一些细微但足够让人注意的变化发生在重庆的警界。

  重庆警界开始“去王立军化”的相关工作。在公安局的相关网站上,涉及王立军的一些文章正被陆续的处理。重庆公安内部网页上王立军的个人报道已难觅足迹。涉及王立军字眼的相关新闻甚至也看不到了。网站上,很多王立军的讲稿再也点不开了。

  消失的不仅仅是文字。在重庆公安局,王立军的照片也被一一拿下,王立军的题字等也被摘下或铲除。与此同时,重庆得著名的“打黑”展览亦未能幸免,迅速地被有关方面撤除。

  同时,一些被王立军从东北引进的人才,也在这段时间内不知所踪。在扫去王立军实体痕迹的同时,思想上的站队亦是必不可少。自重庆发生人事任免后,便是一波波的各界表态。重庆警方自然不会掉队。

  3月16日下午,重庆市公安局召开全市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大会,公安局的党委要求,全市公安机关、全体公安民警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中央精神,统一思想,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以坚定的立场、坚决的态度拥护中央和市委决策,在重大问题、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公安部的统一部署,守土有责,尽职尽责,抓好班子,带好队伍。

  4月10日,当薄熙来因为严重违纪立案调查后,重庆市公安局表示,全市公安民警坚决做到政治过硬、立场坚定、思想不乱、人心不散,杜绝任何不负责任的言行,守土有责,尽职尽责。

  在一系列的变动后,重庆的警察倒有了一番如沐春风的感觉。与以往王立军高压式的工作方式不同。新的领导更能体恤警察们的不易。

  4月25日,重庆召开全市公安工作会议。“坚持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相统一,真正实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成为会议内容的一部分。

  王立军被人称为“彪子”其作风“严厉”甚至“霸道”,如王立军经常半夜给各派出所值班室打电话,如果没人接,第二天那个所长就会被叫去“收拾”。从他任职重庆起,不少警察被停职、反省,甚至刑拘。“他做事雷厉风行,而且态度强硬,是一个不按规矩出牌的人。”一位重庆警方人士称。据称,重庆分各(县)局、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每周都得工作五天以上,每天工作14个小时。

  据内地媒体《新世纪》报道,一位警察曾抱怨道“一个交巡警中队含30个人的编制,但是排除那些上了年龄的警察,能够胜任的也就20名左右。原本四班轮换的体制不得不变成三班轮换”,“警察身体上受不了,警察家属也受不了”,这位警察说道。

  迎来送往 除旧更新

  早在王立军事件发生后,警方就开始了人事变动。2月17日,和王立军同为蒙古族的关海祥以重庆市公安局党委书记的身份亮相。当日,重庆市公安局召开2012专项打击整治行动春季攻势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关海祥以重庆市公安局党委书记的身份公开出席会议。早在2月13日时,重庆方面就宣布了人事变动,免去关海祥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不过,这位长期工作在团中央的干部的任期只有一个月。随后他就被和张德江一起来重庆的何挺取而代之,关海祥本人则转任重庆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何挺1979年起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目前毕业于该校的很多人活跃在中国的政商界。外界有“西政现象”之称。如78届的周强(湖南省委书记)。

  何挺毕业就进入公安部,在公安部工作近24年。之后又接连在甘肃、青海两地警界工作。此番临危受命进入重庆。3月23日,王立军和何挺完成了职权的“过渡”。当日,已任重庆公安局党委书记多日的何挺成为了重庆市的副市长和公安局局长。

  与王立军一起被过渡还有多名高级警务人员。其中郭维国(郭维国为市公安局副局长)、李阳(重庆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总队总队长)、王鹏飞(渝北区公安分局局长、渝北区副区长)、王智(沙坪坝区公安分局原党委副书记、原常务副局长)四人因涉薄谷开来按而被法办。这四人都属于王立军从东北引进的人才。

  这四人中级别最高的是郭维国。2011年1月,重庆市政府召开第九十二次常务会,会议决定,任命郭维国为市公安局副局长。此后的一年多里,郭维国主管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工作和一些重大的恶性案件的侦破工作。

  此前,在抓捕重庆公安内部与毒枭勾结的警队高官时,郭维国曾痛斥他:“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你彻底丧失了人格!”今天看来,这番义正词严颇具讽刺意义。郭本人作为“薄谷开来、张晓军故意杀人案”共同犯罪中的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在重庆落马的警官不仅限于王立军的东北帮。还有重庆本地的警察。原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唐建华则因受贿罪落马。唐曾因在重庆打黑中表现突出而被提升。这发家基层的警官,搭上了“打黑”的仕途顺风车。2010年2月28日召开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阶段总结表彰大会上,唐建华被记一等功。3月1日他就由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局长晋升为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

  唐建华因涉嫌受贿罪已于8月13日被重庆市检察院批准逮捕。早在六月份,唐就被调查组方面带走。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落马的多位警察大都是崛起于基层,筚路蓝缕走到今天的位置。高位落马,不禁让人扼腕。唐建华的女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父亲常说,自己很年轻就参加了公安工作,又没有背景,全是用自己的汗水走到今天。他走上领导岗位的时候还年轻,一路上丧失了很多生活乐趣,活得太累。今年的4、5月,他又在万盛呆了快两个月,半个月才回一次家,面对我妈的抱怨,他也只是淡然一笑,说是工作需要。为了这个家,为了工作,他确实付出了太多太多。”

  除旧必然要更新,随着一批警员因为各种原因落马后,一批新人被提擢升。

  2012年9月4日,重庆警界迎来一批新的人事调整。除了对市公安局副局长人选进行了调整,还对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局长、渝北区分局局长、市公安局警令部主任、市公安局巡视员等职务进行了重新任命。

  当一只队伍遭遇低谷时,需要提振士气。对于警界来说,那就是破获一场大案要案。而此时,周克华在重庆被击毙就显得恰逢其时了。破获此案,对于重庆警方来说是讨了个好彩头。曾因“打黑”风光无限的重庆警察,在经过诸多纷扰后,又找到了个新拐点。万象更新始于斯。
级别: 侠客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2-09-25
环球时报 若王立军不逃 似乎无力捅破这故事

王立军案的大量细节昨天被官方公布,相信很多国人读后深受触动。

  什么是正义,它有多大的确定性?王立军曾身居直辖市副市长、公安局长高位,薄谷开来是市委书记的妻子,后者杀了人,虽经王的安排一度轻松逃避惩罚,多名公职人员帮其掩饰罪行,但最终法网恢恢,上演王立军、薄谷开来双双身陷囹圄的“大结局”。笑到最后的才是胜利者,而这一次笑到最后的显然是司法正义。

  官方通报的案情细节显示,并未有第三者插进来捅破案情,导致东窗事发的一个直接原因是薄谷开来与王立军的相互猜忌。因为二人一个杀了人,一个徇私枉法帮助隐瞒案情,双方一起做的是坏事,是重罪,而非一起做了好事,事情可能败露的巨大压力不断吞噬他们之间的信任,自保的本能将二人从朋友变成敌人。

  正义无处不在,它尤其在看似各种权力可以绝对主导一切的地方存在着,不仅王立军案,中国很多有权有势者的最终落马都验证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一社会深层逻辑和规律。

  然而等待“大结局”是否需要很久呢?现实生活不是肥皂剧,剧情中的许多荒诞我们可以喝着饮料、嗑着瓜子欣赏,正义出现的曲折会令人难以忍受,导致无法消弭的后果。
级别: 侠客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2-09-26
谷王两案审判暴露中国司法现状

名誉扫地的政治家薄熙来的左膀右臂、重庆市公安局原局长王立军日前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这一判决标志着,一场仓促的、从各方面看都像是“作秀公审”的审判画上了句号。
2月份,王立军企图叛逃到美国,此举导致重庆市原市委书记薄熙来(中国最有权势的政治家之一)遭到整肃。在中共3月份对外承认这起丑闻(涉及薄熙来之妻谷开来谋杀一名英国商人)之后,很多中国法律界改革派人士以及政治活动人士,都将该案视为一个机遇,期望中国政府能抓住这个机遇启动法律改革,展现出对法治的新的尊重。
但在看到法院严格按照“剧本”对王立军和谷开来进行审判之后,这些人士的期望破灭了。
在诸多令人瞩目的政治案中担任被告辩护人的中国知名律师陈有西表示:“两起案件中的很多内幕消息都没有公开,一切都被政治化。可以说,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公开审判’。(这些审判)暴露出中国司法的真实情况,它们无法让民众信服。”

3月份,在提到王立军案时,中国总理温家宝曾承诺,政府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来调查该案。
温家宝在全国“两会”记者会上说:“调查和处理的结果一定会给人民以回答,并且要经受住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温家宝觉得有必要做出这种保证——这一事实有力地说明,中国法律体系缺少独立的司法,案件审理中的政治干预和以权谋私非常普遍。
但中国很多具有改革思维的知识分子,特别是那些来自法律界的,都将温家宝的这一意向声明看作是一种希望,表明政府将利用这些审判来启动法律改革。
现任一家知名律所管理合伙人的一名中共资深党员表示:“一开始,我非常乐观地认为,这些案件可能推动国家走向一个新的、积极的方向。但(谷开来案和王立军案)的审判令我感到非常失望。”
在两起案件中,政府都曾表示,至少部分庭审会向公众开放,但最终只有少量经过精挑细选的观察人士和中国主要官方媒体机构被允许进入法庭旁听。
庭审没有明确解释为什么谷开来决定谋杀尼尔•海伍德(Neil Heywood),以及为什么王立军一开始帮她掩盖谋杀事实、后又因担心自身生命安全决定逃到美国总领馆。
两起案件的审判都没有提到薄熙来的名字,也都没有提到案子告破后发现了任何证明薄家腐败的证据。
在王立军叛逃之前,薄熙来曾是最有望升入下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人选之一。拥有九名成员的政治局常委会是中国实际上的领导机构,下月将举行换届。薄目前仍在关押当中,据信正在等候对其本人的审判。
王立军是一位张扬的幻想家,自吹杀过嫌犯,还声称曾说服意大利黑手党不要杀害自己。但在庭审现场,他却被描述为一名相对廉洁的公务员、只是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对多数中国法律界分析人士来说,谷开来案和王立军案的审判清晰地表明,整个过程只是一场政治秀的一部分。这场政治秀将在经过精心编排的、对薄熙来本人的最终审判中达到高潮。
经常担任中国政治犯辩护人的知名法律界活动人士浦志强表示:“领导层正处于政治派系斗争之中。体制的合法性岌岌可危。”
“在我看来,这些审判是在掩盖真相,而不是以事实为依据。”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