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帮助
  • 26441阅读
  • 27回复

五年,重返北川。

级别: 新手上路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3-06-04
五年前振灾时,NGO可以说是除了当地人、政府组织的第三种构成,其队伍分散而庞大,帐篷学校、帐篷图书馆、心理辅导中心、临时搭建的公共文化中心……常常能看到穿着统一着装的年轻人,一脸异乡人的神色穿梭在帐篷区,像一粒粒油面上的水珠,充满无限活力与热情,莽撞之下又极其勤奋地渗入到每个细分的层面:救援、物资、文化、心理、教学、防疫、消防、新闻、家访。2008是NGO元年。五年过去了,NGO在灾区淡出,一方面,灾难过境日常生活升起,一方面,在地的NGO专业化道路并不好走。现在整个北川新县城,很难嗅到当时的NGO蓬勃的气息,只有一两个小区门口贴着社区活动的宣传。直到巧合在《中国发展简报》上看到中国心志愿者团队的消息,才算找到了可以发满腹疑问的地方。
北川羌魂文化传播中心(原中国心志愿者团队)诞生于“5·12”的紧急背景之下,由重庆王欣、西安陈军、四川曹琨三名网友通过网络共同发起,高思发等十四名队员响应,于2008年5月15日成立“四川抗震救灾志愿者组织”,2008年5月26日进驻北川开展抗震救灾工作,2008年6月17日更名为“中国心志愿者团队”。2009年11月,“中国心志愿者团队”向民政局申请注册,改名“北川羌魂文化传播中心”,自此,成为北川第一家获取注册的民间公益机构,也是北川第一家全公益非营利组织。

绵阳人高思发坚持专职从事志愿服务至今,他放弃了原本的事业,现在他是中国心团队的总领队、中心主任,负责事关团队生存命脉的大小事务,从一个生意人活脱脱蜕变成了一个公益人。团队的另一位核心人物——副领队、中心副主任刘建峰也是绵阳人,他在震后组织摩托车爱好者骑车进入老县城参与救援,于2008年6月底融入中国心志愿团队,一直兼职志愿服务工作至今,本职工作之外,亦是为这个团队马不停蹄,整理资料,发布信息,写策划书,自我学习公益……事无巨细。中国心团队加上高队刘队总共只有五名人员在岗,人员简练,事情繁多,刘队驻守绵阳,高队常年在外跑,在北川办公的项目专员和兼职的员工几乎把办公室当成了半个家。
这几年,中国NGO业态在渐渐成熟,但任何NGO 都必须面临生存、管理、项目三重考验,任一项短板都可能让NGO难以为继。从临时、自发的志愿者团队逐步成长为一个专业、组织严密的公益服务机构,中国心的前几年走得也颇为艰辛。
2008年,中国心在任家坪一带做帐篷学校,陪伴学生度过了灾后第一个暑期。八月中旬随着学校开学帐篷学校结束。帐篷学校给中国心团队在网络上建立了良好的沟通信道——他们以QQ群的方式集结,也树立了最初的信任度,网罗关注北川的公益人。以此为基础,中国心留下来的志愿者在灾区陆续做着募集物资、社区服务、扶贫和助学的工作,通过网络传达当地需求,也通过网络募集资金物资,有一部分捐赠者后来慢慢成为助学资助人——这是信任孵化的结果。一开始中国心没有对公账户,也没有完善的人员和财务制度,高队和刘队带着团队几乎是以勤俭持家的智慧坚持下来的。直到正式注册获得基金会支持后,中国心才聘请了兼职的会计和出纳。

几年摸索之后,团队的管理已经步入正轨。生存的两大来源:自筹资金和基金会项目合作也保持着有效的稳定。此前,中国心曾和好几家基金会有过合作经验:扶贫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壹基金等,最近进行的项目是乐施会帮助陈家坝乡平沟村修桥的事项。 2009年,中国心就已将团队工作重心放在助学方面,边做边学,团队的助学活动也定位为更长远的品质助学。去年年底,中国心请四川省社科院教授一起探讨未来的工作方向,这项惠及北川各乡各村孩子的品质助学将成为中国心志愿团队未来的重点工作。
级别: 风云使者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3-06-05
《五年,重返北川。》让我们了解到更多。
级别: 侠客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3-06-06
“违抗军令”救援映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一股相当于251颗原子弹的能量,从莲花心沟地下约19公里处汹涌而出。仅6秒,超过300万方的固体物质横扫了方圆2.5公里,扑向近在咫尺的映秀镇……村民董毅海在摇摇晃晃中,眼见着一块近两层楼高的巨石从山上滚落,冲向自家小院,顷刻间,四间房屋连“渣渣都没有了”。
10分钟后,中国地震局发布的第一条震情短信,被送到军队处置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负责人田义祥大校手中,国家救援系统当即启动。在这条信息中,震中地点被表述为汶川县,而真正的震中映秀镇未被提及。
张良在采访中了解到,汶川县城不在主断裂带上,如果以直线距离计算,离破裂点最近的县级机构是成都下属的都江堰;阿坝州数字地震台网发出的第一份快报称,在该州汶川县漩口镇和卧龙镇之间发生了地震,忽略了这两个地方之间、人口更多的映秀镇。
张良写道,地震发生24小时后,由22名军人组成的第一支先遣队途经映秀,他们被眼前的惨状惊呆了:小镇只剩下大片倒塌的房屋,伤员、尸体就散落在这些随处可见的废墟里,幸存者疯狂地徒手抢救……先遣队当即决定“违抗军令”,就地展开救援。48小时后,第一支医疗队和消防突击队到达映秀。
级别: 侠客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3-06-06
温家宝说:“把我空投进去”

空军接到温家宝总理专机飞行任务的时间,是2008年5月12日15时12分。起飞之前,他们只有一个多小时的准备时间。十多名部长和副部长,从北京的四面八方赶往机场,16时40分飞机起飞。救援指挥在飞机上就已开始。
因为进入汶川的道路尚未完全打通,5月14日清早的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会议上,温家宝向将军们要求:“把我空投进去!”这太危险了,大家一致劝阻。温家宝说:“我在西藏也坐过直升机。”他坚持要去,将军们不敢做主。情况迅速报给了军委副主席郭伯雄上将,郭伯雄表示:“第一,我们有的直升机性能不是很可靠;第二,这个天气不适宜飞行;第三,请总理放心,我们已经派部队,向汶川开拔,一定会尽最大可能、最早时间到达汶川展开救援工作。”
最后,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范晓光与温家宝的随行秘书商量,共同寻找理由来说服了总理。
级别: 侠客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13-06-06
最后一个被救的孩子

2008年5月15日这天,天气晴好,映秀小学四年(2)班的尚婷深埋废墟。她的四周挤压着十余具尸体,右腿卡在一具男尸的双腿之间,头顶着另一具尸体的头。脸朝下对着一具尸体,弯着腰,整个背部紧贴着上面的一块预制板,她用唯一可以活动的右手在黑暗中摸索,摸到了几只冰凉的手。此时,她的生命气息没有被仪器探测到。
在外面的世界,绝望击倒了映秀小学的校长谭国强,他四肢伸开躺在操场中间,周边布满他逝去的学生。只有不停流淌的眼泪表明他还活着,但哀伤已经让他心死。几天时间,四十多岁的他头发就白了。
16日清晨,尚婷虚弱的回应,终于被一位坚持寻找孙子的老妇人听到了。救援队伍艰难破开一块块沉重的预制板,尚婷得救了。几乎所有家长都流着泪用力鼓掌,虽然他们自己的孩子已经希望渺茫。刘顺秋看到了担架上那件熟悉的黄色外套,她大喊了一声,尚婷听到了,回应了一声“妈妈!”这个幸运的母亲向拯救者下跪致谢。
操场上,负责记录的女教师杨顺兰写下“212”,这个幸存孩子的数字从此不再变动。
级别: 新手上路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13-06-18
五年,依旧。
级别: 新手上路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3-08-22
级别: 新手上路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4-04-07
文美图美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